热交换器集管器和设置有该集管器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946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6:05
热交换器集管器以及所得到的热交换器。管状集管器为可接收具有用于流体的内部通道(25)的至少一个连接凸缘(5、6)的类型,并包括:集管板(8),具有纵向开口的壁,并设置有槽,所述槽意图用于使流体流动的平行管;和盖(9),其在组装后封闭所述集管板的纵向开口,该盖的壁具有界定用于流体流动的孔(27)的至少一个外部凸缘(28),所述连接凸缘(5、6)连接至所述盖(9)并配置为使得所述连接凸缘可以卷边连接到集管器(3、4)上,使得内部通道(25)与所述外部凸缘中的孔(27)流体连通。有利地,所述外部凸缘(28)的壁的厚度(33)相对于所述盖(9)的壁的厚度减少,其中,外部凸缘自所述盖的壁延伸,由此最大化用于沿所述连接凸缘的内部通道(25)的方向流动的流体的所述孔(27)的横截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热交换器的集管器或集管箱以及设置有该集管器的热交换器。所涉及的热交换器意图(但不排他地)被装配到车辆,且在优选应用中,它们形成设置在车辆的空调环路或回路中的冷凝器,或设置在发动机的冷却环路或回路中的散热器。但是,还可以设想这些热交换器的其他应用,而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该类型的热回路的热交换器包括平行管的管束和两个集管器,平行管的对应端部以固定和密封方式连接至所述集管器。因此流体,例如在回路中使用的冷却剂,可以从面向压缩机的上游集管器朝向面向膨胀器的下游集管器流动通过管,通过扫过管的外部迫入的空气流使得流体从气相变为液相,所述管的表面面积通过在管中和/或管之间添加扰动器或分隔器而增加,所述表面面积优化了热交换。在当前情况下,交换器是由钎焊制造的类型,且所使用的集管器可以设计为两个部件,已知为“双部件集管器”或“双部件集管箱”。该类型的集管器,具有管状总体形状,包括-具有纵向开口壁的集管板,设置有槽,所述槽用于接收平行流体流动管的对应端部;和-盖,其在组装后封闭集管板的纵向开口,且所述盖具有壁,所述壁包括界定用于流体流的孔的至少一个外部套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30 FR 10027791.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集管器,其是这种类型:适于接收具有内部流体通道(25)的至少一个连接凸缘,并包括盖(9),所述盖在组装后封闭集管板的纵向开口,所述集管板与所述盖相互作用以形成所述集管器,所述盖的壁具有至少一个外部套圈(28),所述外部套圈界定用于流体流的孔(27),所述集管器配置为允许所述凸缘卷边连接到所述盖(9)上,由此使内部通道(25)与所述套圈中的孔(27)流体连通, 其特征在于,从盖延伸的所述套圈(28)具有壁厚度(33),所述壁厚度小于所述盖(9)的壁厚度,由此最大化用于流体流的所述孔(27)的横截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管器,其中,套圈(28)的壁(33)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盖(9)的壁(20)的厚度减少至少30%。3.如前述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集管器,其中,套圈(28)的壁(33)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盖(9)的壁(20)的厚度减少50%至80%。4.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莫雷奥F贝德尔勒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