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492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9:27
一种热交换管,用以解决现有热交换管的热交换效果不佳的问题,该热交换管包含:一个导流管,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二端部设有一个第三开口及一个第四开口;一个分隔件,设置于该导流管内部,用以将该导流管内部分隔出一个第一流道及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连通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开口,该第二流道连通该第二开口及该第四开口;及至少一个导热件,该导热件包含一个柱体,该柱体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第一区段及一个第二区段,该柱体贯穿该分隔件,该第一区段形成于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区段形成于该第二流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热交换管,尤其是一种可以用于供流体流通的热交换管。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热交换管9,该现有热交换管9大致具有一外筒体91及一导热内管92,该导热内管92设置于该外筒体91内部;其中,该外筒体91及该导热内管92之间形成一环形冷却室93,该环形冷却室93装设具有呈连续波浪状鳍片的一导热环体94;又,该导热内管92内部形成一内散热体95,该内散热体95设有数个散热鳍片96;藉此,当高温流体通过该热交换管9内部时,该导热环体94的鳍片可以对高温流体吸热,且更可经由该导热内管92分散热传导至该内散热体95,以便再利用该数个散热鳍片96进行散热,进而提供冷却散热功能。所述现有热交换管9的一个实施例已经揭露于中国台湾公告第M456683号《散热装置》专利案中。然而,由于上述现有热交换管9必须同时使用该外筒体91及该导热内管92等二个中空导流管,以及必须搭配二个鳍片组(即导热环体94及散热鳍片96),方可构成分别具有鳍片组的二个流道(即环形冷却室93及内散热体95)的热交换管结构,因此,具有构件繁多、组装不便及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再者,现有热交换管9的导热环体94及散热鳍片96单纯提供热传导路径,若流体通过该环形冷却室93及该内散热体95的速度过快时,流体中的热能经由该导热环体94及散热鳍片96的比例较低,将导致现有热交换管9的热交换效果不佳。此外,于该环形冷却室93及该内散热体95中分别设置该导热环体94及散热鳍片96,将大幅缩小该环形冷却室93与该内散热体95中可供流体流通的空间,可能阻碍流体流通于该环形冷却室93及该内散热体95,导致该现有热交换管9二端流体间的循环流通效果不佳,进而对该现有热交换管9的热交换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有鉴于此,急需提供一种进一步改良的热交换管,以解决上述现有热交换管9凭借鳍片组进行散热时,可能具有的结构复杂、热交换效果不佳与阻碍流体流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定义的“隔离件”是指各种可以用以区隔出外部空间及内部空间的构件。举例而言,当隔离件为电子产品的机壳时,该机壳的外侧为外部空间,该机壳的内侧为内部空间;或者,当隔离件为建筑物的外墙时,该外墙的外侧为外部空间,该外墙的内侧为内部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设有贯穿一分隔件的至少一导热件,该导热件于该分隔件二侧的部分可以形成等温,使该热交换管能够缩小该分隔件二侧空间的温度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利用该分隔件将一导流管内部分隔出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并且设置贯穿该分隔件的至少一导热件,即可达到良好的热交换效果,能够降低热交换管的结构复杂度。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中导热件的一柱体具有相互连接的一第一区段及一第二区段,该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流道及该第二流道,以缩小该第一流道及该第二流道的温度差,且不易阻碍流体流通于该第一流道及该第二流道。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热交换管包含:一个导流管,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二端部设有一个第三开口及一个第四开口;一个分隔件,设置于该导流管内部,用以将该导流管内部分隔出一个第一流道及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连通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开口,该第二流道连通该第二开口及该第四开口;及至少一个导热件,该导热件包含一个柱体,该柱体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第一区段及一个第二区段,该柱体贯穿该分隔件,该第一区段形成于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区段形成于该第二流道。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热件为数个,各该导热件分别贯穿该分隔件。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热件包含另一个柱体,该另一个柱体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第三区段及一个第四区段,该另一个柱体亦贯穿该分隔件,该第三区段形成于该第一流道,该第四区段形成于该第二流道,且该第三区段连接该柱体的第一区段。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柱体另包含一个第三区段及一个第四区段,该第三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且该第三区段自该第一区段沿着该分隔件于该第一流道中延伸,该第四区段连接于该第二区段,且该第四区段自该第二区段沿着该分隔件于该第二流道中延伸。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还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结合于该导热件的柱体;或者,所述散热鳍片结合于该分隔件或该导流管。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另设有用以导入及导出气流的至少一风扇,该至少一风扇结合于该导流管。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至少一个风扇设置于该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的其中至少一个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风扇为二个,该二个风扇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流道及该第二流道。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流管具有相互垂直的一个第一方向及一个第二方向,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分别形成于该导流管于该第一方向上的二端,该分隔件沿着该第一方向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部,以在该第二方向上将该导流管内部分隔出该第一流道及该第二流道,该导热件的柱体沿该第二方向贯穿该分隔件。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分隔件形成平板状;或者,该分隔件设有一个第一隔板部及一个第二隔板部,该第一隔板部及第二隔板部之间连结一倾斜导流部,该倾斜导流部沿着该第一方向自该第一流道朝向该第二流道倾斜。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流管另包含一个套筒,该套筒结合于该第一端部,该套筒内部形成两个独立区隔的一个第一分流空间及一个第二分流空间,该套筒并设有一个外部辅助入口及一个外部辅助出口,该第一分流空间连通该外部辅助入口及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分流空间连通该外部辅助出口及该第二流道。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流管另包含一个基座,该基座结合于该第二端部,该基座内部形成两个独立区隔的一个第一容室及一个第二容室,该基座并设有一个内部辅助出口及一个内部辅助入口,该第一容室连通该内部辅助入口及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容室连通该内部辅助出口及该第二流道。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热件为热导管,该柱体内部形成一个腔体供容置工作流体。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热件为中空管件,该柱体形成中空,且该柱体的至少一端形成封闭。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柱体二端形成封闭;或者,该柱体的一端形成封闭,该柱体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一个开口,该柱体具有该开口的一端朝向该导流管的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导热件为实心柱体,该柱体形成实心。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分隔件可以开设一个贯孔,该导热件穿伸于该贯孔,使该柱体形成贯穿该分隔件。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柱体设有一个尖部,该尖部形成于该柱体的一端。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分隔件通过射出成型方式包覆于该导热件的柱体外部,使得该导热件贯穿且结合于该分隔件。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分隔件与该导热件的柱体一体成形。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管,其中,该分隔件设有一个容置部,该容置部贯穿该分隔件,且该分隔件另包含一个组装板,所述至少一个导热件的柱体贯穿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导流管,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二端部设有一个第三开口及一个第四开口;一个分隔件,设置于该导流管内部,用以将该导流管内部分隔出一个第一流道及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连通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开口,该第二流道连通该第二开口及该第四开口;及至少一个导热件,该导热件包含一个柱体,该柱体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第一区段及一个第二区段,该柱体贯穿该分隔件,该第一区段形成于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区段形成于该第二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19 TW 103128484;2014.10.13 TW 1031354151.一种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导流管,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二端部设有一个第三开口及一个第四开口;
一个分隔件,设置于该导流管内部,用以将该导流管内部分隔出一个第一流道及一个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连通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三开口,该第二流道连通该第二开口及该第四开口;及
至少一个导热件,该导热件包含一个柱体,该柱体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第一区段及一个第二区段,该柱体贯穿该分隔件,该第一区段形成于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区段形成于该第二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导热件为数个,各该导热件分别贯穿该分隔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导热件包含另一个柱体,该另一个柱体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第三区段及一个第四区段,该另一个柱体亦贯穿该分隔件,该第三区段形成于该第一流道,该第四区段形成于该第二流道,且该第三区段连接该柱体的第一区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柱体另包含一个第三区段及一个第四区段,该第三区段连接于该第一区段,且该第三区段自该第一区段沿着该分隔件于该第一流道中延伸,该第四区段连接于该第二区段,且该第四区段自该第二区段沿着该分隔件于该第二流道中延伸。
5.如权利要求1-3或4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结合于该导热件的柱体。
6.如权利要求1-3或4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结合于该分隔件或该导流管。
7.如权利要求1-3或4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另设有用以导入及导出气流的至少一风扇,该至少一风扇结合于该导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风扇设置于该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的其中至少一个空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风扇为二个,该二个风扇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流道及该第二流道。
10.如权利要求1-3或4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分隔件形成平板状。
11.如权利要求1-3或4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管,其特征在于:该导流管具有相互垂直的一个第一方向及一个第二方向,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分别形成于该导流管于该第一方向上的二端,该分隔件沿着该第一方向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该第二端部,以在该第二方向上将该导流管内部分隔出该第一流道及该第二流道,该导热件的柱体沿该第二方向贯穿该分隔件。
12.如权利要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李明聪蔡期琮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