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49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一壳体、多个衔接件以及多个热管。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上部毛细结构体及一下部毛细结构体。所述衔接件设置于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与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之间,且彼此间隔开。所述热管穿过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且分别连接于各所述衔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的所述热管可通过连接所述衔接件,进一步与所述壳体内部连接,如此,可大幅增加所述热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强度。此外,所述衔接件的使用可连通所述热管与所述壳体的毛细结构及进一步增加毛细作用表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且更具体的,关于一种包括衔接件的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均温板(vapor chamber)主要利用其内工作液体的蒸发、冷凝循环来达到散热作用。然而,均温板的散热表面积仍有不足,因此,现有技术中已有提出热管与均温板的组合结构。但其热管仅与均温板的表盖连接,两者的连接强度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壳体、多个衔接件以及多个热管。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上部毛细结构体及一下部毛细结构体。所述衔接件设置于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与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之间,且彼此间隔开。所述热管穿过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且分别连接于各所述衔接件。
[0004]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上部毛细结构体及一下部毛细结构体;形成多个衔接件;接合所述衔接件与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以及连接一热管于各所述衔接件。
[000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的所述热管可通过连接所述衔接件,进一步与所述壳体内部连接,如此,可大幅增加所述热管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强度。此外,所述衔接件的使用可连通所述热管与所述壳体的毛细结构及进一步增加毛细作用表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06]当结合附图阅读时,自以下详细描述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应注意,各种结构可能未按比例绘制,且各种结构的尺寸可出于论述清晰起见任意增大或减小。
[0007]图1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08]图2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0009]图3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0]图4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5显示图3的区域A的放大图。
[0012]图6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衔接件的立体图。
[0013]图6B显示图6A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14]图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热管与衔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0015]图8A至8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热管与衔接件的连接动作图。
[0016]图9显示图5的工作蒸气流向的示意图。
[0017]图10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8]图11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衔接件的立体图。
[0019]图11B显示图11A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0]图12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热管与衔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13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热管与衔接件的立体组合图。
[0022]图14显示图10的区域B的放大图。
[0023]图15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4]图16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衔接件的立体图。
[0025]图16B显示图16A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6]图1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热管与衔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18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热管与衔接件的立体组合图。
[0028]图19显示图15的区域C的放大图。
[0029]图20显示图19的工作蒸气流向的示意图。
[0030]图21显示根据本公开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一或多个阶段的示意图。
[0031]图22显示根据本公开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一或多个阶段的示意图。
[0032]图23显示根据本公开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一或多个阶段的示意图。
[0033]符号说明:
[0034]1:散热装置;1a:散热装置;1b:散热装置;10:壳体;11:上盖;12:下盖;13:上部毛细结构体;14:下部毛细结构体;
[0035]20:衔接件;20a:衔接件;20b:衔接件;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23:侧表面;24:贯穿孔;25:对位槽;26:第一卡槽;26':第二卡槽;27:凹槽;28:插槽;29:中空凸部;
[0036]30:热管;30a:热管;30b:热管;31:外壁面;32:内壁面;33:第一弯折部;33':第二弯折部;34:内部空间;35:毛细结构层;35a:毛细结构层;35b:毛细结构层;
[0037]70:支撑件;
[0038]111:上表面;112:下表面;113:开口;115:环状凸缘;125:容置槽;133:通孔;
[0039]351:第一延伸部;352:第二延伸部;355:径向延伸部;357:向下延伸凸部;358:侧向延伸部;358b:底面;358c:侧表面;
[0040]A:区域;B:区域;C:区域;F:流向;F
b
:流向;H1:衔接件的高度;H2:支撑件之高度;W2:衔接件的宽度;W3:热管的宽度;W4:贯穿孔的宽度;W5:对位槽的宽度;W6:第一卡槽的宽度;W7:支撑件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图1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的立体分解图。图2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的立体组合图。图3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的立体图。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1包括一壳体10、多个衔接件20、多个热管30以及至少一支撑件70。
[00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可为均温板(vapor chamber),且其内可设置一工作液体(图未示出),用以进行蒸发、冷凝循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0可包
括一上盖11、一下盖12、一上部毛细结构体13及一下部毛细结构体14。所述上盖11可具有一上表面111、一下表面112、复数个开口113及复数个环状凸缘115。所述下表面112相对于所述上表面111。所述开口113贯穿所述上盖11,且连通所述上表面111与所述下表面112。所述环状凸缘115凸出于所述上表面111,且各所述环状凸缘115分别环绕各所述开口1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凸缘115可由所述上盖11的所述上表面111向上弯折而成。所述下盖12相对于所述上盖11,且所述下盖12可具有一容置槽1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盖12的所述容置槽125也可称为“气室”。所述工作液体可置于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14中,并在低真空度环境下,进行蒸发(所述工作液体吸热气化为工作蒸气)、冷凝(所述工作蒸气冷却凝结为所述工作液体)循环来达到散热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125可形成于所述上盖11。
[0043]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13接触或贴合于所述上盖1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13可具有多个通孔133。所述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内设有一上部毛细结构体及一下部毛细结构体;多个衔接件,其设置于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与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之间,且彼此间隔开;以及多个热管,其穿过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且分别连接于各所述衔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为均温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以烧结或扩散焊方式接合于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与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间隔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具有毛细结构,且所述衔接件的所述毛细结构不连通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具有毛细结构,且所述衔接件的所述毛细结构连通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具有毛细结构,所述热管具有一内壁面及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毛细结构层覆盖所述内壁面,且所述衔接件的所述毛细结构连通所述毛细结构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侧表面及一贯穿孔,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表面延伸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热管的一内部空间连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还具有一对位槽及多个卡槽,所述对位槽凹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多个所述卡槽分别位于所述对位槽的两侧,所述热管的一端具有多个弯折部,所述热管的各所述弯折部分别卡合于所述衔接件的各所述卡槽。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热管具有一内壁面及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毛细结构层覆盖所述内壁面,所述毛细结构层的一端具有多个延伸部,所述毛细结构层的各所述延伸部分别卡合于所述衔接件的各所述卡槽。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毛细结构层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热管的所述弯折部形状相同。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毛细结构层的所述延伸部接触所述衔接件。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的所述对位槽连通所述贯穿孔。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的所述对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贯穿孔的宽度。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的所述对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槽的宽度。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还具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凹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凹槽连通所述贯穿孔。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热管具有一外壁面、一内壁面及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毛细结构层覆盖所述内壁面,且所述毛细结构层的一端具有一径向延伸部,所述
径向延伸部凸出于所述外壁面,且所述毛细结构层的所述径向延伸部接触所述衔接件。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侧表面、一贯穿孔及多个插槽,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表面延伸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热管的一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插槽凹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插槽位于所述贯穿孔的至少两侧,所述毛细结构层的所述径向延伸部具有多个向下延伸凸部,且各所述向下延伸凸部分别插设于所述衔接件的各所述插槽。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向下延伸凸部与所述插槽紧配合。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侧表面、一贯穿孔及一中空凸部,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表面延伸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热管的一内部空间连通,所述中空凸部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中空凸部连通所述贯穿孔,所述热管具有一内壁面及一毛细结构层,所述毛细结构层覆盖所述内壁面,且所述衔接件的所述中空凸部接触所述热管的所述毛细结构层。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毛细结构层的一端具有一侧向延伸部,所述侧向延伸部的一底面接触所述衔接件的所述第一表面。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侧向延伸部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热管的一外壁面共平面。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衔接件的所述中空凸部与所述热管的所述毛细结构层紧配合。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支撑件,其设置于两相邻所述衔接件之间,且至少一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接触所述上部毛细结构体与所述下部毛细结构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颖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