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863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16
电动机(2A)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从车宽方向外侧以电动机(2A)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顺序配置,且电动机(2B)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从车宽方向外侧以电动机(2B)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顺序配置,由此,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配置在电动机(2A、2B)之间。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轮(24A)的径向外缘或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的径向外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得比电动机(2A)的径向最外缘部(P1)和电动机(2B)的径向最外缘部(P2)中的小的一方还小。在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轮(24A)或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的径向外方设有偏置空间(OS),该偏置空间比将电动机(2A)的径向最外缘部(P1)和电动机(2B)的径向最外缘部(P2)连结的假想线段(PL)在径向上凹陷,通气装置(40)的通气室(41)的至少一部分和过滤器收容室(8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偏置空间(OS)内。由此能够扩大与壳体的内部连通的容积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具备对车轮进行驱动的电动机;设置在电动机与车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变速器;收容电动机和变速器的壳体。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在左右分别具备电动机和变速器,在收容这两电动机和两变速器的壳体的铅垂方向上方形成有对电动机进行冷却的油用的油通路。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在收容电动机的电动机壳体与收容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的接合部的上方部形成与两壳体连通的通气装置的容积室,以免壳体内的空气成为高温、高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5-11654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2003-161363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油通路形成在收容电动机的壳体的外侧,从而因油通路而使装置整体变得大型化。而且,在该车辆用驱动装置中,没有与通气装置相关的记载,若将通气装置的容积室配置于该车辆用驱动装置,则可能沿着径向发生扩大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中,虽然公开了通气装置的容积室,但在其大小的设定、配置等上存在改善的余地。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30 JP 2010-222850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具备:对车轮进行驱动的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车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变速器;收容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变速器的壳体,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包括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左右配置的第一及第二电动机, 所述变速器包括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左右配置的第一及第二变速器, 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一变速器从车宽方向外侧以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一变速器的顺序配置,且所述第二电动机和所述第二变速器从车宽方向外侧以所述第二电动机和所述第二变速器的顺序配置,由此所述第一及第二变速器配置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动机之间, 所述第一变速器的旋转要素的径向外缘或所述第二变速器的旋转要素的径向外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径向最外缘部和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径向最外缘部中的小的一方还小, 在所述第一变速器的旋转要素或所述第二变速器的旋转要素的径向外方设有偏置空间,该偏置空间比将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径向最外缘部和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径向最外缘部连结的假想线段在径向上凹陷, 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的容积室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偏置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还具备将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装置, 所述容积室包括通气室,该通气室构成所述通气装置,且抑制在所述壳体内循环而用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至少一方的润滑及/或冷却的液状流体向外部的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室以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变速器的旋转要素或所述第二变速器的旋转要素的铅垂方向最上部的上方的方式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装置还具有将所述通气室与外部连通的外部连通路, 所述外部连通路与所述通气室的铅垂方向上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连通路的通气室侧端部朝向铅垂方向下方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动机对左车轮进行驱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对右车轮进行驱动,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其收容所述第一电动机及所述第一变速器,且具有积存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至少一方的润滑及/或冷却的液状流体的左积存部;第二壳体,其收容所述第二电动机及所述第二变速器,且具有积存用于所述第二电动机和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至少一方的润滑及/或冷却的液状流体的右积存部, 所述容积室包括中央容积室,该中央容积室构成将所述左积存部和所述右积存部连通的左右连通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容积室以包括所述第一变速器的旋转要素或所述第二变速器的旋转要素的铅垂方向最下部的下方的方式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容积室配设有所述液状流体的供给中使用的液状流体供给装置的吸入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还具备将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气装置, 所述第一电动机对左车轮进行驱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对右车轮进行驱动,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其收容所述第一电动机及所述第一变速器,且具有积存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至少一方的润滑及/或冷却的液状流体的左积存部;第二壳体,其收容所述第二电动机及所述第二变速器,且具有积存用于所述第二电动机和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至少一方的润滑及/或冷却的液状流体的右积存部, 所述容积室包括:构成所述通气装置的抑制所述壳体内的液状流体向外部的流出的通气室;构成将所述左积存部和所述右积存部连通的左右连通路的中央容积室, 在所述偏置空间内配置的所述通气室与所述中央容积室位于同一圆周上。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及第二电动机和所述第一及第二变速器呈同轴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隆文秋叶良雄大礒桂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