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一体式对置阀、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431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双向一体式对置阀,包括阀座和包括对置锥阀、两承压面、双导向段的阀芯。一种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容腔、进油容腔、出油容腔和双向一体式对置阀;所述双向一体式对置阀的上承压面位于控制容腔处,下锥阀与进油容腔相通,下承压面位于进油容腔处;进油管道分两路分别进入所述控制容腔和进油容腔;所述控制容腔的进油管道上设置有进油喉口,所述控制容腔还连接有放油管道,所述放油管道上设置有放油喉口和先导阀,与油箱相通。一种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方法,包括初始状态、出油状态和回油状态三种工作状态。该系统和方法适应于高压尤其是160MPa及以上超高压燃油的油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快、密封效果好、流量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尤其适合用于超高压燃油喷射系统,也适用于其他高压流体控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低压流体(或气体)的方法很多,如专利号CN93109383. X “电液快速大流量排油阀”中,其采用分体式的大小两个锥阀,并利用一个电磁阀(先导阀)元件的通断电使得执行元件直接作用于小锥阀阀芯使其动作实现放油,同时结合利用大锥阀阀芯左右两侧有效液压受力面积的不同使得大锥阀阀芯打开实现系统泄油功能。此系统主要优势在于大锥阀流量大,但其仅能实现泄油一个功能,更无法用于控制如燃油系统中超高压燃油管路的通断控制。现有技术中与本专利技术有相似功能的用于控制超高压流体控制的专利技术,主要技术路线是通过液电耦合液力放大特性利用执行元件平面(或锥面)来实现通断控制。如专利号86102235 “具有同轴布置的两个阀的超高压流体控制电磁阀装置”中,为了实现超高压流体的精确定量控制,其中管路结构复杂,大阀套小阀等零部件众多。其他如德国博世公司的CRS、日本电装公司的ECD-U2等世界主流燃油系统供应商专利技术的电控共轨燃油系统中所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一体式对置阀,包括阀座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采用一体式结构,设置有双向对置锥阀芯,所述双向对置锥阀芯与阀座配合组成联动的上下锥阀;与对置锥阀芯相对应的两侧设置有上下承压面和上下导向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一体式对置阀,包括阀座和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采用一体式结构,设置有双向对置锥阀芯,所述双向对置锥阀芯与阀座配合组成联动的上下锥阀;与对置锥阀芯相对应的两侧设置有上下承压面和上下导向段。2.一种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容腔、进油容腔、出油容腔和双向一体式对置阀;所述双向一体式对置阀的上承压面位于控制容腔处,下锥阀与进油容腔相通,下承压面位于进油容腔处;进油管道分两路分别进入所述控制容腔和进油容腔;所述控制容腔的进油管道上设置有进油喉口,所述控制容腔还连接有放油管道,所述放油管道上设置有放油喉口和先导阀,与油箱相通,所述放油喉口直径大于进油喉口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一体式对置阀的上承压面面积大于下承压面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一体式对置阀的上锥阀为常开,下锥阀为常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燃油进回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一体式对置阀的上锥阀与回油管道相通,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回油压力组件。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房志红陈希颖居钰生缪雪龙夏少华王先勇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