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及其生产工艺,所述高压气囊包括一外袋、一内袋,所述内袋套设在外袋内,所述外袋与内袋均密封,所述内袋内部装有通过预装发气剂生成的气体或泡沫体,所述内袋中气体或泡沫体的压力为1-5个大气压;所述外袋为纤维布外袋;生产工艺如下:将发气剂装入纤维内袋中密封;或将发气剂混合于纤维、橡胶溶液中,干燥后形成可膨胀复合体装入内袋;再将内袋装入外袋后,进行密封;进行加热,使发气剂分解发气,或可膨胀复合体膨胀形成泡沫体,内袋在内部压力下向外膨胀并软化,与外袋紧密粘连成一体,形成高压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质量轻,耐冲击和抗穿刺能力特别强,利用发气剂进行充气,生产高压气囊更加方便、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常见气囊品种有瞬间充气安全气囊(防撞击);常规充气气囊(封堵、浮力、保护用);封闭气囊(如鞋用气垫和隔板用蜂窝)等三类。用于减震和轻质填充用途的气囊从技术上可分为压力封闭式气囊和常压封闭式蜂窝气囊两类:1.目前压力封闭式气囊主要在鞋类气垫上常用,例如耐克公司的zoomair,airmax, air sole等气垫,一般采用直接灌注氦气,氮气,氟氯烃类,二氧化碳或空气的方式形成一定气压来提高气囊缓冲能力,由于充气工艺性要求,通常采用中型的单一气囊,或连通的多个小型气囊组成,也有采用气囊中间安置尼龙张力线增强防震性能的。另外,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常压大型气囊+弹性柱板、弹性弓复合等方法来提高鞋类气垫缓冲能力。现有压力封闭式中型气囊的缺陷是防机械穿刺能力差,一旦局部破坏则容易杂物与水进入破坏整体性能;单独气囊防震能力差,通常还需弹性体,张力体,弹性弓等辅助装置提高缓冲能力,导致整体气垫重量较大。2.蜂窝式气垫是由两层或多层蜂窝结构的材料简单复合成蜂窝板结构,可大幅度降低制成品的重量,通常在轻质墙体,蜂窝玻璃`钢板,鞋底(如锐步HEXRIDE蜂窝气垫),垫子等大量使用,各蜂窝内部气压基本一致且通常是一个大气压。蜂窝式气垫的优点是防机械穿刺能力强,通常局部破坏不会造成整体性能丧失;机械加工成本很低。缺点是防震性能主要依赖气囊包裹层提供,导致重量偏大。现有的气囊的充气方式是靠外部进行充气,压力越大,难度系数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质量轻,耐冲击和针刺能力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所述高压气囊包括一外袋、一内袋,所述内袋套设在外袋内,所述外袋与内袋均密封,所述内袋内部装有通过预装发气剂生成的气体或泡沫体,所述内袋中气体或泡沫体的压力为1-5个大气压;所述外袋为纤维布外袋。进一步地,所述发气剂混合于纤维、橡胶溶液中,干燥后形成可膨胀复合体装入内袋,加热使发气剂发气,同时可膨胀复合体形成泡沫体,内袋向外膨胀并在温度下软化,与外袋紧密粘连在一起,形成高压气囊。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橡胶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纤维溶液为0-20重量份,橡胶溶液为0-100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发气剂加热后发生不可逆分解,生成气体;所述气体为非可燃性气体;所述内袋的融点与发气剂分解温度相差50°C以内,所述内袋的融点高于发气剂分解时的温度。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的生产工艺,利用发气剂进行充气,生产高压气囊更加方便、易操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之二的: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发气剂装入纤维内袋中密封;或将发气剂混合于纤维、橡胶溶液中,干燥后形成可膨胀复合体装入内袋;步骤20、再将内袋装入外袋后,进行密封;步骤30、进行加热,使发气剂分解发气,或可膨胀复合体膨胀形成泡沫体,内袋在内部气体的压力下向外膨胀并软化,与外袋紧密粘连成一体,形成高压气囊,所述高压气囊内气体或泡沫体的压力为1-5个大气压。进一步地,所述外袋为纤维布外袋。进一步地,步骤10所述纤维、橡胶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纤维为0-20重量份,橡胶溶液为0-100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发气剂加热后发生不可逆分解,生成气体;所述气体为非可燃性气体;所述内袋的融点与发气剂分解温度相差50°C以内,所述内袋的融点高于发气剂分解时的温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不同内压的气囊可以通过组装和堆积后固定,从而实现不同部位可控的缓冲能力,这点是鞋业防震技术需求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同时保留了蜂窝式气垫防机械穿刺能力强的优点,几乎不受针刺破坏影响;气囊内压大导致气囊缓冲能力明显增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耐冲击能力高,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粘结复合制成轻型墙体,垫板或鞋底缓冲材料等,在相同强度和缓冲能力前提下,制品重量可以较现有水平大幅度下降,在诸如运动鞋、拖鞋防震与减重,超轻质隔墙提高耐冲击能力与减重等方面有巨大产业前景。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是靠发气剂内部发气,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需求,计算好气囊的体积以及发气剂用量即可,十分方便、易操作,难度系数低。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所述高压气囊包括一外袋、一内袋,所述内袋套设在外袋内,所述外袋与内袋均密封,所述内袋内部装有通过预装发气剂生成的气体或泡沫体,所述内袋中气体或泡沫体的压力为1-5个大气压;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将发气剂装入纤维内袋中密封;或将发气剂混合于纤维、橡胶溶液中,干燥后形成可膨胀复合体装入内袋;步骤20、再将内袋装入外袋后,进行密封;步骤30、进行加热,使发气剂分解发气,或可膨胀复合体膨胀形成泡沫体,内袋在内部气体的压力下向外膨胀并软化,与外袋紧密粘连成一体,形成高压气囊,所述高压气囊内气体或泡沫体的压力为1-5个大气压。所述外袋为纤维布外袋。所述发气剂混合于纤维、橡胶溶液中,干燥后形成可膨胀复合体装入内袋,加热使发气剂发气,同时可膨胀复合体形成泡沫体,内袋向外膨胀并在温度下软化,与外袋紧密粘连在一起,形成高压气囊。所述纤维、橡胶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纤维溶液为0-20重量份,橡胶溶液为0-100重量份。所述发气剂加热后发生不可逆分解,生成气体;所述气体为非可燃性气体;所述内袋的融点与发气剂分解温度相差50°C以内,所述内袋的融点高于发气剂分解时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发气剂可通常选择稳定但分解温度较低的ADC,对甲苯磺酸肼(TSH),AC发泡剂等常用塑料发泡剂,直接加热即可发气,这些物质性能较好。常用的酸一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也可使用但性能较差,且气囊内残留物质多,不便使用。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说明。实施例1取对甲苯磺酸肼(TSH)O. 03克压片,用2片PES(聚酯)膜上下包住,周边热压封口成为内袋。塞入体积I立方厘米的玻纤布管中缝合保存。使用时整体放入预加热到150摄氏度的烘箱数分钟后取出,即得体积约I立方厘米的高压气囊。PES与玻纤布结合紧密,气囊强度和弹性很高,无漏气现象,减少TSH用量则气囊压力相应下降。将该气囊作为填充料自然堆积后,用含纸浆的石膏灌注缝隙成板材,发现抗冲击强度远高于以轻质陶粒为填充料的产品;蜡烛灼烧该板材至较高温度时发现板材会喷出阻燃气体灭火;将多个气囊用双组分聚氨酯胶固定成型后,发现该轻质材料具有很高的耐压和抗震能力,明显优于传统鞋用气垫。但抗针刺能力仅与蜂窝式气垫类似,为较低成本的方案。实施例2取AC发泡剂O. 05克磨细,与O. 05克玻璃纤维,O. 5克天然橡胶生料(内含橡胶硫化剂,促进剂等,为商业化产品。粘稠胶体)进行充分的混合浸溃,形成可膨胀的复合材料,然后装入1107型热熔胶膜(软化温度约在160摄氏度左右)袋内。装入2立方厘米的玻纤布管内密封。直接升温至150摄氏度左右2小时,此时天然橡胶逐渐固化并强烈发泡,挤压1107热溶胶膜,使之与玻纤布紧密结合,然后短时间升温到180摄氏度左右使热熔胶膜与玻纤布彻底结合即可降温,得到低密度高压气囊。该气囊的内部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囊包括一外袋、一内袋,所述内袋套设在外袋内,所述外袋与内袋均密封,所述内袋内部装有通过预装发气剂生成的气体或泡沫体,所述内袋中气体或泡沫体的压力为1?5个大气压;所述外袋为纤维布外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囊包括一外袋、一内袋,所述内袋套设在外袋内,所述外袋与内袋均密封,所述内袋内部装有通过预装发气剂生成的气体或泡沫体,所述内袋中气体或泡沫体的压力为1-5个大气压;所述外袋为纤维布外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气剂混合于纤维、橡胶溶液中,干燥后形成可膨胀复合体装入内袋,加热使发气剂发气,同时可膨胀复合体形成泡沫体,内袋向外膨胀并在温度下软化,与外袋紧密粘连在一起,形成高压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橡胶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纤维溶液为0-20重量份,橡胶溶液为0-10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气剂加热后发生不可逆分解,生成气体;所述气体为非可燃性气体;所述内袋的融点与发气剂分解温度相差50°C以内,所述内袋的融点高于发气剂分解时的温度。5.一种预制减震高压气囊的生产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楷翰,陈昱霖,李文行,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