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06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该菌株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构建了一株磷脂酶A1基因来源于液化沙雷氏菌CICC?No.21538的基因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a?CCTCC?M?2012423,用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来制备溶血性磷脂酶A1,其制备方法包括斜面培养、种子培养、自发诱导培养(包括添加渗透性物质)以及粗酶液的提取。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菌株通过液体发酵制备磷脂酶A1,具有产酶量和酶活性高、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易于工艺放大等优点,在油脂精炼、磷脂改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株重组大肠杆菌及用该菌株进行自诱导发酵来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磷脂酶A1 (PhospholipaseA1, EC 3.1.1.32,简称PLA1)属于水解酶,可专一水解天然磷脂Sn-1位酰基,得到Sn-2酰基溶血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磷脂酶A1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和皮革等领域;此外,磷脂酶4还可应用于植物油脱胶,同传统脱胶方法相比,磷脂酶A1脱胶这种新型脱胶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节能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已在油脂精炼行业得到大规模推广。经证实,许多动物的细胞、组织和毒液含有少量的磷脂酶4。磷脂酶A1的传统来源为动物胰液,但该来源提取量有限且价格昂贵,已于近几年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从微生物中提取,但提取自微生物的磷脂酶A1大多与细胞膜结合,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因此,研究磷脂酶A1基因在工程菌中的克隆表达并努力提高其产量成为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利用微生物产磷脂酶A1的起步较晚,且产量普遍较低:1988年,MichaelGivskova等从液化沙 雷氏菌中提取磷脂酶A1基因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pET?pla,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2423,其特征在于:该重组大肠杆菌包含一段来源于液化沙雷氏菌CICC?No.21538的pla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 (DE3)/pET-pla,保藏编号为 CCTCCN0.M 2012423,其特征在于:该重组大肠杆菌包含一段来源于液化沙雷氏菌CICC N0.21538的Pla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a,CCTCC N0.M2012423,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方法制得: Cl)以所述液化沙雷氏菌CICC N0.21538的基因组为模板,克隆得到所述pla基因; (2)将步骤(I)所得pla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 + )上,得到重组载体pET-pla ; (3)将步骤(2)所得重组载体pET-pl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得到能表达磷脂酶A1的重组大肠杆菌。3.用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a,CCTCCN0.M2012423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重组大肠杆菌为发酵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制备憐脂酶A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磷脂酶A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种子培养:将经过斜面培养的所述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pla,CCTCC N0.M2012423单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于35 37°C振荡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梁石贵阳延晋雷丁重阳顾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