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酸性、多无机离子废水的处理及从废水中回收酸碱的工艺,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金刚烧胺由Jaekson于1963年首先报道,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我国于1970开始生产,产量巨大。目前国内金刚烷胺化学合成生产工艺主要采用以双环戊二烯为起始原料,经异构化、溴化、胺化得到金刚烷胺。本专利处理的废水为溴化工艺段所产生的废水。溴化废水为强酸性,溶解性总固体含量高的废水,其中主要的无机污染离子为Br_、S0广、S042_、Na+等。目前主要处理方式为与生活废水混合后经生化处理排放,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浪费了大量珍贵的可回收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从废水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两方面着手,研究一种高效、快速、经济的处理溴化废水的工艺。在处理废水的同时,回收大量酸和碱,实现循环再利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溴化废水,通电后溴化废水中的带电离子进行选择性迁移,阳离子通过阳膜迁移到碱室与双极膜解离出的氢氧根结合生成碱,阴离子通过阴膜迁移到酸室与双极膜解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酸,这样不仅将废水中的阴阳离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金刚烷胺溴化废水及无机酸碱回收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将溴化废水经微孔滤膜过滤;然后将溴化废水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盐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酸室、碱室通入自来水,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两端的电极液通入Na2SO4溶液;最后启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回收酸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金刚烷胺溴化废水及无机酸碱回收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将溴化废水经微孔滤膜过滤;然后将溴化废水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盐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酸室、碱室通入自来水,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两端的电极液通入Na2SO4溶液;最后启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回收酸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金刚烷胺溴化废水及无机酸碱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过滤溴化废水的微孔滤膜的孔径不大于0.45 μ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金刚烷胺溴化废水及无机酸碱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阴极采用钛涂钌电极;阳极采用不锈钢电极。双极膜电渗析采用三隔室设计,每组隔室分别由I张阳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萍,宋永会,朱鹏,马印臣,肖书虎,谢晓琳,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