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处理金刚烷胺胺化废水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酸性、多无机离子废水的处理及从废水中回收酸碱的工艺,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技术背景金刚烷胺由Jaekson于1963年首先报道,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我国于1970开始生产,产量巨大。目前国内金刚烷胺化学合成生产工艺主要采用以双环戊二烯为起始原料,经异构化、溴化、胺化得到金刚烷胺。金刚烷胺胺化步骤生产工艺见图1。图1金刚烷胺胺化步骤反应反应以2-溴金刚烷与尿素摩尔比1∶1.2投料,油浴加热,反应完毕后,加入NaOH水溶液调反应液pH至13以上,反应液转移至蒸馏罐中,经水汽蒸馏得到白色晶体金刚烷胺,蒸馏罐中所剩液体即为金刚烷胺胺化废水。胺化步骤收率在90%左右,因此在胺化废水中存在大量金刚烷类物质。金刚烷类物质结构中高度的对称性使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极难降解;金刚烷类物质还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生化处理难度极大,目前还未有合适的处理工艺,因此对金刚烷胺胺化废水进行研究相当必要和紧迫。本专利处理的废水为胺化工艺段所产生的废水。胺化废水具有碱性强,溶解性总固体含量高,无机离子种类多含量高,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处理金刚烷胺胺化废水的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a)中和步骤:采用金刚烷胺溴化废水调节金刚烷胺胺化废水pH,中和胺化废水至pH=7?10左右;b)沉淀步骤:经中和后的胺化废水沉淀2h以上;c)萃取步骤:选用胺类萃取剂对胺化废水进行萃取,以降低胺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d)双极膜电渗析步骤:将经过中和?沉降?萃取步骤处理后胺化废水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盐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酸室、碱室通入自来水,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两端的电极液通入Na2SO4溶液;最后启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回收酸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处理金刚烷胺胺化废水的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a)中和步骤:采用金刚烷胺溴化废水调节金刚烷胺胺化废水pH,中和胺化废水至pH=7-10;b)沉淀步骤:经中和后的胺化废水沉淀2h以上;c)萃取步骤:选用胺类萃取剂对胺化废水进行萃取,以降低胺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d)双极膜电渗析步骤:将经过中和-沉降-萃取步骤处理后胺化废水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盐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酸室、碱室通入自来水,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两端的电极液通入Na2SO4溶液;最后启动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回收酸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和步骤采用金刚烷胺溴化工艺段所产强酸性废水溴化废水为酸源,中和胺化废水至pH=7-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步骤中选用胺类萃取剂N-235以相比1∶1对胺化废水进行萃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步骤中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中阴极采用钛涂钌电极,阳极采用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会,曾萍,朱鹏,马印臣,肖书虎,谢晓琳,单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