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外风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36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外风挡。在外风挡的车底位置开导流槽,可以增加气流导流的空间,改善车底部气流扰动对外风挡的影响。在外风挡安装孔位置增加保护钢套,可以减小安装螺纹对橡胶的应力集中,增大安装孔的受力面积,改善安装孔的应力分布情况,同时通过钢套支撑提高外风挡的抗弯曲性能。外风挡翼板与车体方向有一定的内倾角度,可以减小外风挡两侧的压力差,从而减小外风挡所受的外翻气动力,改善整个外风挡的气流环境,内倾角度不低于2°,更加有利于气流在外风挡上的受力分布。通过上述的改进,解决外风挡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外翻甚至撕裂的缺陷,提高外风挡的使用寿命和减少换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外风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风挡的改进结构,特别是一种动车组用外风挡的改进结构,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动车组运行的气动阻力,改善车厢连接处内风挡位置的气流工况,减小车厢连接处的气动噪声和横向气动力,在动车组的内风挡两侧都安装有外风挡结构的装置。当动车组高速运行时,在车厢连接处由于车体截面的变化,气流扰动加剧,增加了整车运行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噪声。当车辆过弯道、会车、过隧道时,横向气流对整个车体的冲击增大,明显增加了内风挡的气流载荷,严重时有可能会造成翻车。因此,选择合适的外风挡,使气流平滑过渡,减小横向气流对内风挡的影响,是保证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现有的外风挡型式是通过在车厢端部安装纯橡胶板延长车厢的长度,减小车厢连接处之间的间隙以减小气动力,但是目前所用产品存在外翻及根部撕裂的情况,该专利技术就是对原有的外风挡进行了改进,用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外翻及撕裂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外风挡在高速运行时外翻及撕裂问题的情况,提供一种既能改善动车组运行的气动阻力,同时又能保证在高速运行时不外翻的外风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用外风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外风挡,其特征在于:在外风挡的车底位置开导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外风挡,其特征在于:在外风挡的车底位置开导流槽,在安装孔内部增加保护钢套;将外风挡的翼板设计成倾斜结构,使之与车体方向成内倾α°,α不低于2,通过空气动力学计算和分析,此种内倾结构能有效降低外风挡两侧的压力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风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伟缪惠勇朱闰平程海涛刘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