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162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直通圆柱形管状结构设置的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外表面设有软氮化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套本体经过软氮化处理后,疲劳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都得到有效提高,延长缸套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缸套,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
技术介绍
缸套就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干缸套厚度较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湿缸套直接接触冷却水,所以有利于发动机的冷却,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软氮化就是氮碳共渗,这并不是单一的渗碳或者氮化,而是渗氮为主,并兼有渗碳的一个表面处理工艺。软氮化的温度比渗碳低,但比氮化高,一般在570度左右。而且不同于渗碳后需要重新加热淬火,而是保温后直接淬火,节约了一道加热工序。硬化层深度相当于渗碳,高于氮化。具有二者的优点,比单一处理要好。软氮化是一种以渗氮为主的低温氮碳共渗,主要特点是渗速快(2-4h),但渗层薄(一般在0.4以下),渗层梯度陡,硬度并不低,如果是液体氮化,硬度甚至略高于气体氮化。目前,市场上的缸套的处理过程下料一粗车-热处理(调质)一车(平头倒角)一粗推内孔一滚压内孔一车(外圆开架窝)一车内孔止口 一焊缸底一车(外圆),有的可以根据需要,在内部镀锌或者镀铬。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工工艺制造出来的缸套,工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都难以达到要求,从而影响缸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缸套,该缸套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疲劳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延长缸套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包括呈直通圆柱形管状结构设置的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外表面设有软氮化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套本体经过软氮化处理后,疲劳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都得到有效提高,延长缸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套本体设有可往缸套本体内部注入润滑油的注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的设置方便了对缸套内部进行注油,进一步提高缸套自身的抗擦伤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油孔包括衔接的圆锥部和圆柱部,且衔接处圆锥部和圆柱部的直径相同,圆锥部置于缸套本体对应外壁一侧,圆柱部置于缸套本体对应内壁一侧,圆锥部沿圆柱部方向直径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特殊的形状设置,方便注油工作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包括呈直通圆柱形管状结构设置的缸套本体1,所述缸套本体I外表面设有软氮化层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套本体I经过软氮化处理后,疲劳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都得到有效提高,延长缸套的使用寿命O所述缸套本体I设有可往缸套本体I内部注入润滑油的注油孔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11的设置方便了对缸套内部进行注油,进一步提高缸套自身的抗擦伤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所述注油孔11包括衔接的圆锥部111和圆柱部112,且衔接处圆锥部111和圆柱部112的直径相同,圆锥部111置于缸套本体I对应外壁一侧,圆柱部112置于缸套本体I对应内壁一侧,圆锥部111沿圆柱部112方向直径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11特殊的形状设置,方便注油工作的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包括呈直通圆柱形管状结构设置的缸套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缸套本体外表面设有软氮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包括呈直通圆柱形管状结构设置的缸套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缸套本体外表面设有软氮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过软氮化处理的缸套,其特征是所述缸套本体设有可往缸套本体内部注入润滑油的注油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光吴永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铭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