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章专利>正文

车轮轮辋自动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763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轮辋自动焊机,包括机架、滑道、行走电机及焊枪,它是在滑道前端的机架上设置一工件定位装置,其主要包括上夹梁、焊缝宽度定位板、工件端面定位块及托块,在前后机架之间还设置一用于顶紧托块的顶压装置,行走电机的行走及焊机的工作受具有延时功能的控制电路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投资低,焊接质量好,效率高。(*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焊机,主要涉及一种车轮轮辋自动焊机。目前,国内各种汽车、农用车以及拖拉机的车轮钢圈均由轮辋和轮辐两部分组焊而成。轮辋一般采用型钢或3-5mm钢板经下料、卷圈、焊接、滚压、扩胀等工序制成,焊接工序一般采用闪光电阻焊或手工电弧焊,前者工效较高,质量好,但投资太高,约需五十万元左右,单件生产成本也较高;手工电弧焊投资及生产成本均较低,但质量较差,焊缝需用砂轮机打磨,耗用较多的打磨工时,碾压成型时破裂也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资低、焊接质量好的车轮轮辋自动焊机。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包括机架、焊机、焊枪、滑道、行走电机,滑道固定在机架上端的固定板上,滑道上设置有固定架,电机、送丝机、焊枪设置在固定架上,行走电机由控制电路控制、带动送丝机、焊枪在滑道上前后移动,在滑道前端的机架上设置一工件定位装置,其主要包括一上夹梁、焊缝宽度定位板、工件端面定位块及托块。上夹梁固定在机架上,其中间为焊枪行走槽,焊缝宽度定位板相对设置在上夹梁的前后两端,两工件端面定位块固定在上夹梁后端两侧的机架上,上夹梁焊枪行走槽正下方的机架上设有一限位架,托块设置在限位架内,在上夹梁下方的前后机架之间设置一用以顶压托块的顶压装置。所述托块顶压装置包括一下夹梁、电机、蜗轮减速器、螺旋千斤顶,下夹梁由底板和上顶板构成,中间由竖板连接,底板一端通过弹簧设置在后机架上,与竖板连接的一端悬空,顶板放置在前机架外侧的横梁上,并伸出前机架,端部位于托块正下方。顶压电机、蜗轮减速器千斤顶均设置在底板上,电机输出端通过蜗轮减速器接千斤顶,千斤顶上端位于前机架内侧的横梁下部。为了使机身向前保持一倾斜状态,在后机架底部设置有托架,托架用螺丝和后机架底部固定。所述工件端面固定块上设有长形调节孔,可以调节固定块前后及角度移动,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工件并使工件保持平齐。所述焊缝宽度定位板和上夹梁活动联接,定位板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托块中部设有一槽,槽中设置一铜管。本技术由于设置了定位装置,可使工件保持平齐,予留间隙,使焊缝与焊枪行走轨迹保持对中;采用的顶压装置使工件固定牢固。由于在后机架底部设置有托架,使机身与地平面成15-25度的前倾角,可使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电弧溶池处于由高往低的“溜坡”状态中运行(一般对接平焊溶池均处于水平状态),这样可使焊缝成型变得平坦均匀,减少了焊缝的加强高,避免了过多的打磨工时,大大改善了焊缝表面质量,节约了工时。由于采用了具有延时作用的电路,在工件上直接引灭弧,不但保证了工件两端的良好质量状况,而且省去了加引、灭弧板的所有工时,提高了效率。本技术经试用,工件焊缝表面成型光洁平缓,内部熔合好,根部完全焊透,机械性能好,破碎率只有1%左右,其投资小,仅是闪火焊投资的五分之一,是比较理想的车轮轮辋自动焊机。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工件定位装置B的放大视图。图3为相对于图2的俯视图。图4为相对于图2的左视图。图5为行走电机及焊机工作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中所示,所述自动焊机具有机架1、CO2气体保护焊机J、送丝机11、上部具有齿条的滑道13及具有齿轮的行走电机12,滑道13设置在机架1的上端,滑道13上设置一固定架,送丝机11和焊枪调整架9设置在固定架前端的水平方向调整架10上,焊枪8固定在调整架9上,行走电机12可带动滑道13上的固定架在滑道13上前后移动,电机12的运动由控制电路控制。在前机架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横梁17、18,在滑道13前端的机架上固定一工件定位装置B,其主要由上夹梁14、两焊缝宽度定位板7、两工件端面定位块20及托块6构成,上夹梁14固定在机架上,并伸出前机架,上夹梁14中间为焊枪行走槽,两焊缝宽度定位板7分别设置在上夹梁14的前后两端,两者采用活动连接,并在定位板7上设置有手柄,两工件端面定位块20固定在上夹梁后端两侧的机架上,其上设有调节孔,可以调节固定块20前后及角度移动。上夹梁焊枪行走槽正下方的机架点设有一限位架用于顶紧工件的托块6位于限位架内,托块6在限位架内可上下移动。托块6中部设有一铜管22,托块6上下运动由一顶压装置控制,其设置在滑道13下方的前后机架之间,主要由下夹梁5、顶压电机2、蜗轮减速器3及螺旋千斤顶4构成,下夹梁5由底板和上顶板构成,中间由竖板连接,底板一端通过弹簧16设置在后机架上,与竖板连接的一端悬空,顶板放置在前机架外侧的横梁17上,并伸出前机架,端部位于托块6的正下方。顶压电机2、蜗轮减速器3、千斤顶4均设置在底板上,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蜗轮减速器3接千斤顶4,千斤顶4上端位于前机架内侧的横梁18下部,顶压电机2由设置在机架底部的脚踏倒顺开关控制,在后机架的底部设有托架19,托架19用螺丝和机架底部固定,使机身向前保持一倾斜状态。结合电路说明其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的具有延时功能的行走电机及焊机工作控制电路主要由倒顺开关SA3、行程开关BV和SQ,电机调速控制器A以及时间继电器SJ1和SJ2连接而成,行程开关BV、SQ分别固定在滑道13前后两端,向上扳动开关SA3,接线27通过接线28接行程开关BV和继电器K,继电器K的常开常闭触点接电机M,行程开关BV经线33接控制器A,向下扳动开关SA3,接线27经线30接行程开关SQ,行程开关Q接时间继电器SJ1与SJ2并联的一端,时间继电器SJ1的输出端经线32和接线33接通,时间继电器SJ2的输出端和焊机开关SA2连接。。工作开始时,接通全部电源,调整好工件端面固定块20,将焊缝宽度定位板7向下板动,予留焊缝间隙,将工作端面顶紧固定块20,焊缝两侧工件顶紧定位板7,踩下顶压电机2的倒顺开关,顶压电机2正转,千斤顶4向上顶紧上横梁18,下夹梁上顶板在反作用下向下移动,由于下夹梁5的顶板放置在横梁17上,利用杠杆原理,顶板向上翘起,其端头顶起托块6,托块顶紧固定工件,向上扳起宽度定位板7,使其处于待焊状态。用手向上扳动倒顺开关3SA,此时电源线27、28接通,继电器K通电,同时,线33与线29接通,电源通过电机调速控制器A(市售产品)经线34、35,通过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与电机M的L2(黄)、L1(黑)、L3(蓝)线接通,电机M反转回程,将焊枪8送至工件起始端,同时触动行程开关BV切断电源和继电器K及电机M的联结,电机M断电停转,焊枪处于待焊状态。向下扳动开关3SA,线27与线30接通,时间继电器SJ1、SJ2通电,经线32与线33经控制器A和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接电机M的L1(黑)、L3(蓝)、L2(黄)线,电机M正转,同时,焊机开关SA2经时间继电器SJ2接通启动,开始引弧焊接。由于电机M电源受时间继电器SJ1控制,延时1-2秒转动,造成焊枪先引弧1-2秒钟后再往前运行的时间差。当焊枪8运行至焊缝末端时,触动行程开关SQ切断电源线27与时间继电器SJ1、SJ2的联接,电机M断电停转,焊枪8停止运行。而焊机受时间继电器SJ2的控制延时1-2秒才断电灭弧,完成全部焊接过程。此时,踩下顶压电机倒顺开关,电机反转,千斤顶4下缩,下夹梁后端在弹簧16顶力作用下向上升起,顶板下降,从而松开托块6取出工件,顶压装置可用气压或油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轮辋自动焊机,包括机架(1)、CO↓[2]气体保护焊机(J)、滑道(13)、行走电机(12)、送丝机(11),滑道(13)位于机架上方的固定板上,行走电机(12)、送丝机(11)、焊枪(8)固定在滑道(13)上的固定架上,行走电机(12)带动固定架在滑道(13)上前后移动,其特征在于:在滑道(13)前端的机架上固定一工件定位装置,其包括上夹梁(14)、两个焊缝宽度定位板(7)、两个工件端面定位块(20)及托块(6),上夹梁(14)固定在机架上,其中间为焊枪行走槽,两焊接宽度定位板(7)分别设置在上夹梁(14)的前后两端,两工件端面定位块(20)固定在上夹梁(14)后端两侧的机架上,焊枪行走槽正下方的机架上设有一限位架,托块(6)位于限位架内,后机架底部设置有可使机身与地平保持15-25度前倾角的托架(19),在机架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顶紧托块(6)的顶压装置,行走电机(12)的行走及焊机的工作受具有延时功能的控制电路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章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