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梅专利>正文

钢筋砼预制柱立式预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785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3:01
一种钢筋砼预制柱立式预制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预制柱翻转90°后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钢管架为底模支撑架,所述的底模支撑架是由横杆和立杆组成的框架,底模支撑架底部置入底模板,底模采用钢模板,侧模板采用可能重复利用的防水竹胶合板;第二步:浇注预制柱砼;第三步:预制柱砼达到终凝以后可拆掉侧模板;第四步:拆除底模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改变了传统卧式预制方式,节约了砖、砂浆等胎膜材料;作为侧模的防水竹胶合板可以周转使用,节省成本,减少了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砼预制柱预制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煤矿地面非生产性辅助建筑如器材棚、器材库、机修车间、综采设备库等一般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目前,施工现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多采用卧式预制方式,利用砖胎模叠层生产。使用这种方法工序繁杂,周期长,效率较低,必须等下层的预制柱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其上层柱方可浇筑砼。同时,占用施工场地范围较大,制成的砼面观感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砼预制柱立式预制法,将传统的预制柱翻转90°后进行施工。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筋砼预制柱立式预制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钢管架为底模支撑架,所述的底模支撑架是由横杆和立杆组成的框架,底模支撑架底部置入底模板,支撑架立杆间距为120 160mm,距地面8 12mm处设扫地杆,横杆间距为700 750mm ;在距地面25mm处,设第一排横杆;第二排横杆设在850mm处,即柱子立面高度加上抹面的空间距离。底模采用钢模板,侧模板采用可能重复利用的防水竹胶合板;第二步烧注预制柱轮,等待6 10小时;第三步预制柱砼达到终凝以后可拆掉侧模板,重复利用;第四步底模支撑架在柱子砼强度达到75%以后,其两端支架与中间3个支架保留,其余均可拆下,周转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改变了传统卧式预制方式,节约了砖、砂浆等胎膜材料;作为侧模的防水竹胶合板可以周转使用,节省成本,减少了污染。2、减少了等待时间,缩短了施工工期;预制柱侧模采用防水竹胶合板,使预制砼柱表面平整光滑、达到清水砼效果。3、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处剖面图。图中,1、底模支撑架,1-1、横杆,1-2、立杆,2、侧模板,3、底模板,4、预制柱砼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钢筋砼预制柱立式预制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钢管架为底模支撑架1,所述的底模支撑架I是由横杆1-1和立杆1-2组成的框架,底模支撑架底部置入底模板3,支撑架立杆间距为150mm,距地面IOmm处设扫地杆,横杆间距为750mm ;在距地面25mm处,设第一排横杆;第二排横杆设在850mm处,即柱子立面高度加上抹面的空间距离。底模采用钢模板,侧模板2采用可能重复利用的防水竹胶合板;第二步烧注预制柱轮4,等待6 10小时;第三步预制柱砼达到终凝以后可拆掉侧模板,重复利用;第四步底模支撑架I在柱子砼强度达到75%以后,其两端支架与中间3个支架保留,其余均可拆下,周转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砼预制柱立式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钢管架为底模支撑架(1),所述的底模支撑架(1)是由横杆(1?1)和立杆(1?2)组成的框架,底模支撑架底部置入底模板(3),支撑架立杆间距为120~160mm,距地面8~12mm处设扫地杆,横杆间距为700~750mm;在距地面25mm处,设第一排横杆;第二排横杆设在850mm处,即柱子立面高度加上抹面的空间距离。底模采用钢模板,侧模板(2)采用可能重复利用的防水竹胶合板;第二步:浇注预制柱砼(4),等待6~10小时;第三步:预制柱砼达到终凝以后可拆掉侧模板,重复利用;第四步:底模支撑架(1)在柱子砼强度达到75%以后,其两端支架与中间3个支架保留,其余均可拆下,周转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砼预制柱立式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以钢管架为底模支撑架(I),所述的底模支撑架(I)是由横杆(1-1)和立杆(1-2)组成的框架,底模支撑架底部置入底模板(3),支撑架立杆间距为120 160mm,距地面8 12mm处设扫地杆,横杆间距为700 750mm ;在距地面25mm处,设第一排横杆;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梅
申请(专利权)人:郑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