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所述预制砼大墙板包括墙板混凝土,其中具有在第一端部设置的暗梁和在两侧的侧槽,所述暗梁沿着第一端部采用内设钢筋而构成,所述侧槽在墙板组装时可设置钢筋混凝土连接构件。所述预制砼大墙板还可进一步包括在上述墙板混凝土的表面依次设置的保温层和装饰层,其中保温层在其两侧可设置凹槽,而所述凹槽在墙板组装时可加设保温或密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预制砼大墙板的制作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墙板构件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所述预制砼大墙板包括墙板混凝土,其中具有在第一端部设置的暗梁和在两侧的侧槽,所述暗梁沿着第一端部采用内设钢筋而构成,所述侧槽在墙板组装时可设置钢筋混凝土连接构件。所述预制砼大墙板还可进一步包括在上述墙板混凝土的表面依次设置的保温层和装饰层,其中保温层在其两侧可设置凹槽,而所述凹槽在墙板组装时可加设保温或密封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预制砼大墙板的制作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墙板构件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专利说明】—种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构件及其建造
,涉及用于建筑施工的预制砼构件,尤其是。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传统的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由于传统模板施工需要在现场支模板、固定模板,浇注混凝土之后再拆模板等多道工序,现场用工多,施工工期长。为了适应建筑施工的需求,在模板的构造及材料等方面需要不断的改进,使得模板的制备和施工在人力和物力上变得更为高效和合理。然而,当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对模板的结构以及预制工艺,无论是在模板的结构性能还是其制备和安装的合理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克服传统模板结构体系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需要在结构工艺和施工方法上寻求更为合理的方案,从而制造节约投资、加工简便以及施工便捷的模板,用于建筑结构施工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及其制作与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砼大墙板克服了传统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支模板和拆模板等工艺繁杂的缺点,同时对现有预制模板在结构和施工性能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颖和实用的改进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端部和与之相对的第二端部,两个相对的侧面,以及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洞口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用于通常墙体构建时大墙板的顶端,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并顺着端面延伸的暗梁,在所述两侧分别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顺着所述侧面延伸的侧槽。根据结构需要,例如按照墙体上门窗的设计以及力学结构的要求,所述洞口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例如适合于门窗构造的形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保温层和装饰层的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所述大墙板是在上述大墙板的基础上另外在第二表面上依次设有保温层和装饰层。在所述保温层的两侧沿着墙板的纵向设置有凹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混凝土或包括保温层和装饰层的预制砼大墙板的制作和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可以用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建造。所述预制砼大墙板具有预制加工方便、生产设备投资少,施工程序简单、施工速度快、人工成本节省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简要介绍以及下述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图1A-1F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的示意图。其中,图1A、1B、1C、1D、1E和IF分别为描述所述预制砼大墙板的主视图、俯视图、剖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立体图。图2A-2F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包括混凝土构件以及保温层和装饰层的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的示意图。其中,图2A、2B、2C、2D、2E和2F分别为描述所述预制砼大墙板的主视图、俯视图、剖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并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图1A-1E示意地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混凝土构件100。所述预制砼大墙板混凝土构件100具有第一表面IlOa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110b,第一端部120a和与之相对的第二端部120b,两个相对的侧面,以及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洞口 150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IlOa和所述第二表面IlOb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端部120a对应用于通常墙体构建时墙板的顶端,在所述第一端部120a设有顺着端面延伸的暗梁130,其中具有预设的钢筋结构,在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有顺着侧面延伸的侧槽140。根据结构需要,例如按照墙体上门窗的设计以及力学结构的要求,所述洞口 150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例如,在如图1F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洞口 150的主体部分为矩形,并且在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开口,从而所述洞口呈倒L形状。根据结构需要,所述侧槽140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例如由内向外渐扩的梯形,或矩形,优选为由内向外稍微渐扩的梯形(如图1F所示)。所述暗梁130可以根据结构需要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埋设深度。所述侧槽140的深度也可根据结构需要设定。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暗梁130贯穿所述第一端部120a。两个所述侧槽140分别纵向贯穿墙体的两侧,从而,形成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100。另外,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暗梁130预设的钢筋结构中,部分钢筋可以伸出所述暗梁130的两端和顶部,例如,如图1A和IF所示,伸出暗梁顶部的钢筋结构(例如环形结构),可以用来比如在现场组装施工时与上方的楼面模板的钢筋结构形成连接。在用来构建墙体结构时,在将所述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100与墙柱进行组装时,所述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100的所述侧槽140与墙柱构件组合而成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置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实现大墙板与墙柱的牢固连接。所述预制砼大墙板100 —般用来组装形成墙体结构,尤其是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组装时,所述大墙板100竖立安放以其第二端部120b与基面接触,而处于构件100上部的第一端部120a的暗梁130则可与邻接的其他构件比如梁柱结合。另外,图2A-2E示意地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侧带凹槽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200。此处,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在如图1A-1E所示的大墙板100的基础上另外在第二表面IlOb依次增加了包括保温层和装饰层的层面。在图2A-2E中,为简便起见,对与所示大墙板100相同的部分采用了与图1A-1E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并且相应结构关系由于已在前文描述,也就不再重述。在此,只是对于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增加的保温层和装饰层描述如后。在所述第二表面IlOb上依次设有保温层260和装饰层270。在所述保温层260的两侧沿着墙板的纵向设置有凹槽265。所述保温层260中凹槽265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半圆形(如图2A所示)或者其他的形状,比如矩形、梯形或三角形等。所述保温层260可采用隔热或阻燃的材料制备,所述装饰层270可以采用具有装饰性能或者兼具装饰和保温功能或其他合适性能的材料制备。在用来构建墙体结构时,在将所述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200与墙柱进行组装时,所述有暗梁的预制砼大墙板200的所述侧槽140与墙柱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群,吴亚志,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拓上海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侯建群,吴亚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