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318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厂房建设维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及方法,其中,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包括放置于楼板上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履带车,设置于履带车顶部的机械臂,以及设置于机械臂外壁上的收发器,机械臂上设置有冲凿机构,冲凿机构上设置有集尘机构。操作人员通过收发器将远程指令信号发送到履带车、机械臂和驱动电机的控制系统中,以控制履带车的移动和机械臂的伸展,使得锥形锤体位于楼板上需要锤凿的区域顶部,再启动驱动电机转动,使得驱动组件带动冲凿组件对需要锤凿的区域锤凿,不需要操作人员站在楼板上工作,降低劳动强度,且避免存在操作人员容易失去平衡或踩空导致坠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厂房建设维护的,尤其涉及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工业企业升级改造项目是现代化生产的必然选择,然而,许多老厂房的设计在考虑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布局紧凑,未能充分考虑后期改造需求,导致在进行改造时面临一系列挑战。

2、通常会考虑在原结构上重新布置或在距离较远的空地异地建设,异地建设存在与原有设施连接距离过长从而增加投资的问题,如果设备结构复杂,重新建设投入成本过大;因此在原结构上重新布置是一个缩小成本的可靠方式,如果厂房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造,如增加屋顶通风口、天窗或改变屋顶形状,可能需要对原有混凝土进行局部或整体拆除,重新建构以增加承重能力。

3、在拆除屋顶混凝土时,需要操作人员站在楼板上通过抡锤或者液压破碎机对其进行破碎,劳动强度大,且在操作不稳定或不平衡的情况下,会存在操作人员容易失去平衡或踩空导致坠落的风险;并且在破碎楼板混凝土时会产生大量灰尘,可能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目的在于:解决厂房屋顶改造时,操作人员采用现有的屋顶改造设备站在楼板上拆除混凝土,劳动强度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容易被产生的灰尘对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包括放置于楼板上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履带车,设置于履带车顶部的机械臂,以及设置于机械臂外壁上的收发器,所述机械臂上设置有冲凿机构,所述冲凿机构上设置有集尘机构;

4、所述冲凿机构用于对楼板的混凝土结构进行锤凿破碎,所述冲凿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械臂端部的t形块,设置于t形块外壁上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t形块正面的冲凿组件;

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t形块外壁上的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轴杆,设置于轴杆远离驱动电机一端的盘轮,以及设置于盘轮外壁上的驱动杆,所述轴杆活动贯穿设置于t形块的壁体上;

6、所述履带车、机械臂、驱动电机均与收发器为电连接;

7、所述冲凿组件包括设置于t形块正面的摆动杆,设置于摆动杆远离履带车一端的锥形锤体,所述摆动杆靠近履带车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机械臂为转动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收发器将远程指令信号发送到履带车、机械臂和驱动电机的控制系统中,以控制履带车的移动和机械臂的伸展,使得锥形锤体位于楼板上需要锤凿的区域顶部,再启动驱动电机转动,使得驱动组件带动冲凿组件对需要锤凿的区域锤凿。

9、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中段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驱动杆位于第一活动槽内,所述摆动杆前段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盘轮远离机械臂一侧设置有立块,所述立块内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设置有垂直滑板。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轴杆的连接作用下,驱动电机带动盘轮转动的同时,驱动杆也随盘轮同步转动,驱动杆在沿盘轮中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摆动杆上下摆动,形成一个急回运动,且驱动杆在第一活动槽内进行移动,摆动杆向下摆动时带动锥形锤体急速向下砸落。

11、进一步的,所述垂直滑板正面设置有连接长杆,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置有水平滑块,所述连接长杆活动贯穿设置于水平滑块内腔,且连接长杆远离垂直滑板的一端与锥形锤体为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杆带动第二活动槽同步上下摆动,使水平滑块在第二活动槽内随摆动幅度前后移动,且在t形滑槽的限位作用下,垂直滑板和连接长杆垂直上下移动,进而使得锥形锤体也能垂直移动,避免锥形锤体底部的锤凿点发生偏移。

13、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机构用于抽吸收集冲凿机构锤凿时产生的灰尘,所述集尘机构包括设置于盘轮背部的传动组件,设置于t形块底部的连接块,设置于连接块背部的安装盒,设置于安装盒底部的集尘罩,以及设置于安装盒背部的集尘袋。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轴杆转动的同时,使得传动组件也能进行传动工作。

1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轴杆靠近驱动电机一端的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一齿轮一侧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t形块的壁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啮合,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为2:1。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杆每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一圈,使得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两圈。

1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齿轮背部的主动锥齿,设置于主动锥齿背部的从动锥齿,设置于从动锥齿底部的转动杆,所述主动锥齿与从动锥齿之间相啮合,所述转动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安装盒的壁体为转动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转动的过程中,主动锥齿随之转动,且带动从动锥齿和转动杆同步转动。

19、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盒内腔的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转动杆底部的转动筒,开设于转动筒壁体上的导向槽,设置于转动筒外壁上的移动板,设置于移动板与导向槽之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移动板的壁体为转动连接。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带动转动筒同步转动,使得导向杆沿着导向槽的路径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导向杆带动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

21、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于移动板两侧的限位杆,设置于移动板外壁与安装盒内壁之间的复位件,设置于移动板底部的活塞,所述移动板与限位杆之间为滑动连接。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件可以为弹簧,便于移动板向上移动后更流畅地下移复位;移动板带动活塞进行上下移动,通过集尘罩的设置,将锥形锤体锤凿时产生的灰尘吸附进集尘袋内,避免操作人员被产生的灰尘对身体造成伤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移动板在限位杆的限位作用下,只能进行垂直上下移动,且移动板向上移动时压缩复位件。

23、进一步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厂房屋顶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获取原有厂房混凝土屋顶真实的详细数据和结构参数,将勘测和测量的数据导入软件中进行建模,通过建模软件的工具,复现原有混凝土屋顶的结构,确定拆除偏差和关键装配点;

25、结合建模结果和结构分析,通过模拟计算,评估拆除对周围结构的影响,指导拆除过程中的防护措施选择;

26、根据建模、分析和模拟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拆除方案,通过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对厂房屋顶进行拆除,再根据设计需要重新构造所需形状的屋顶基层;

27、对屋顶基层表面进行清洁,再依次设置锡纸层、聚乙烯丙纶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泡沫层、玻璃纤维层和钢筋混凝土板层;

28、待钢筋混凝土板层养护完成后,在其顶部种植植被。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建模软件构件建筑结构在厂房屋顶改造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而且在屋顶改造过程中,增设相应的保温材料,减少厂房内热量散失,并使用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包括放置于楼板(1)上的行走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履带车(21),设置于履带车(21)顶部的机械臂(22),以及设置于机械臂(22)外壁上的收发器(23),所述机械臂(22)上设置有冲凿机构(3),所述冲凿机构(3)上设置有集尘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331)中段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33),所述驱动杆(324)位于第一活动槽(333)内,所述摆动杆(331)前段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二活动槽(334),所述盘轮(323)远离机械臂(22)一侧设置有立块(335),所述立块(335)内开设有T形滑槽(336),所述T形滑槽(336)内设置有垂直滑板(3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滑板(337)正面设置有连接长杆(338),所述第二活动槽(334)内设置有水平滑块(339),所述连接长杆(338)活动贯穿设置于水平滑块(339)内腔,且连接长杆(338)远离垂直滑板(337)的一端与锥形锤体(332)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构(4)用于抽吸收集冲凿机构(3)锤凿时产生的灰尘,所述集尘机构(4)包括设置于盘轮(323)背部的传动组件(41),设置于T形块(31)底部的连接块(42),设置于连接块(42)背部的安装盒(43),设置于安装盒(43)底部的集尘罩(44),以及设置于安装盒(43)背部的集尘袋(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1)包括设置于轴杆(322)靠近驱动电机(321)一端的第一齿轮(411),设置于第一齿轮(411)一侧的第二齿轮(412),所述第二齿轮(412)与T形块(31)的壁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11)与第二齿轮(412)之间相啮合,且第一齿轮(411)与第二齿轮(412)的齿数比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1)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齿轮(412)背部的主动锥齿(413),设置于主动锥齿(413)背部的从动锥齿(414),设置于从动锥齿(414)底部的转动杆(415),所述主动锥齿(413)与从动锥齿(414)之间相啮合,所述转动杆(415)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安装盒(43)的壁体为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构(4)还包括设置于安装盒(43)内腔的吸尘组件(46),所述吸尘组件(46)包括设置于转动杆(415)底部的转动筒(461),开设于转动筒(461)壁体上的导向槽(462),设置于转动筒(461)外壁上的移动板(463),设置于移动板(463)与导向槽(462)之间的导向杆(464),所述导向杆(464)与移动板(463)的壁体为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46)还包括对称设置于移动板(463)两侧的限位杆(465),设置于移动板(463)外壁与安装盒(43)内壁之间的复位件(466),设置于移动板(463)底部的活塞(467),所述移动板(463)与限位杆(465)之间为滑动连接。

9.一种厂房屋顶改造方法,其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纸层、聚乙烯丙纶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泡沫层、玻璃纤维层和钢筋混凝土板层的厚度分别为5mm、15mm、20mm、22mm、30mm和5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包括放置于楼板(1)上的行走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履带车(21),设置于履带车(21)顶部的机械臂(22),以及设置于机械臂(22)外壁上的收发器(23),所述机械臂(22)上设置有冲凿机构(3),所述冲凿机构(3)上设置有集尘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331)中段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33),所述驱动杆(324)位于第一活动槽(333)内,所述摆动杆(331)前段的壁体上开设有第二活动槽(334),所述盘轮(323)远离机械臂(22)一侧设置有立块(335),所述立块(335)内开设有t形滑槽(336),所述t形滑槽(336)内设置有垂直滑板(3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滑板(337)正面设置有连接长杆(338),所述第二活动槽(334)内设置有水平滑块(339),所述连接长杆(338)活动贯穿设置于水平滑块(339)内腔,且连接长杆(338)远离垂直滑板(337)的一端与锥形锤体(332)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构(4)用于抽吸收集冲凿机构(3)锤凿时产生的灰尘,所述集尘机构(4)包括设置于盘轮(323)背部的传动组件(41),设置于t形块(31)底部的连接块(42),设置于连接块(42)背部的安装盒(43),设置于安装盒(43)底部的集尘罩(44),以及设置于安装盒(43)背部的集尘袋(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厂房屋顶改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1)包括设置于轴杆(322)靠近驱动电机(321)一端的第一齿轮(411),设置于第一齿轮(411)一侧的第二齿轮(412),所述第二齿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李成磊董明晋汤涵李旻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