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热交换器、海水蒸发器等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配置该表面处理金属材料而构成的热交换器或海水蒸发器等,尤其涉及对以碳酸钙为主体的水垢的附着抑制性优异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等。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例如、盘式热交换器)、海水蒸发器(海水淡水化装置)中多使用具有耐腐蚀性且导热性高的钛材、钛合金材或者不锈钢(有时将它们统称为“金属材料”)。地下水、自来水等与金属材料接触的水中少量含有钙离子(Ca2+)、碳酸氢离子(HCO3-)。因此,已知当水在热交换器、海水蒸发器中被加热时,按下述(I)式的反应式生成碳酸钙(CaCO3),以该碳酸钙为主成分的水垢附着在金属材料表面上。Ca2++2HC(V — Ca (HCO3) 2 — C02+H20+CaC03. · · (I)上述的反应具有温度越高越容易进行的趋势。特别是,与热交换器、海水蒸发器中使用的金属材料接触的水升温至60 90°C左右,则成为容易生成以碳酸钙为主体的水垢(以下有时简称为“水垢”)的环境。当长时间使用热交换器、海水蒸发器时,在金属材料上大量附着水垢,导致这些设备的导热性降低。因此,现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19 JP 2010-184450;2011.02.07 JP 2011-024101.一种水垢附着抑制性优异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其是由钛或钛合金、或者不锈钢构成的基材的表面被改性后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 在从最表面至IOnm深度的部位,P浓度为1. O原子%以上,并且,从由Sn、Co、N1、Fe、Zn及Mg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浓度合计为1. O原子%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其中, 所述基材由钛或钛合金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其中, 在从最表面至200nm深度的部位,P浓度为1. O原子%以上,并且,从由Sn、Co、N1、Fe、Zn及Mg构成的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