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子瑜专利>正文

假捻纺纱龙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254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捻纺纱龙带,其特征在于圆形龙带的外周带有螺纹形螺旋线槽,螺旋线的旋向与所纺纱条捻度捻向相反。螺纹槽的存在使纱条切向在龙带上摩擦滚动获得假捻的同时,受龙带螺旋线切向分力作用向下游输送,纱条产生滚动假捻与类似滚动输出的复合运动,不但增加了龙带对纱条切向的摩擦驱动力,而且消除或减轻纱条与龙带之间不利的滑动摩擦,可以优化假捻结构,改善假捻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纱设备领域,为环锭细纱机假捻纺纱装置的假捻元件,特别是一种假捻龙带,及采用该假捻龙带的假捻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环锭细纱机纺纱过程中,通过在所纺纱条上附加假捻的方法来改善纺纱工艺条件和/或纱线性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在公开的技术中假捻装置都设置在前罗拉钳口到导纱钩之间的纺纱段内,机械式的假捻类型依据纱条假捻运动方式大致分为机械式中心摩擦驱动、轮盘表面摩擦滚动、双轮盘或轮盘组搓捻、双面皮带或皮带组搓捻、单接触段龙带表面摩擦滚动、双接触段龙带表面摩擦滚动等技术方案,这些方案中有的仅适于实验室应用,有的假捻结构复杂投资和/或运行成本较高,有的方案生产操作不便,因而,并不是都适于产业化应用。比较而言,上述采用单接触段或双接触段龙带表面摩擦滚动的假捻结构相对性价比较高,便于用作工业化生产。单接触段龙带表面摩擦滚动假捻结构由1949年的US2590374美国专利公开,双接触段龙带表面摩擦滚动假捻结构于1996年由澳大利亚申请人公开,同族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7192676X,其是对US2590374美国专利结构原理的潜在利用。该结构在纺纱段设置一个循环的圆形龙带作为假捻元件,作相反运动的两段龙带的正反面对应接触纺纱段纱条的正反面,并使纱条与龙带形成接触包围角,圆形龙带直线运动时,在纱条与龙带之间的摩擦系数和包围角压力作用下,纱条表面切向获得摩擦驱动力,产生滚动旋转,实现对纱条的假捻。现有技术中,在龙带假捻结构或上述其它类型的机械式假捻方式和结构中,纱条轴线与假捻元件相互间是在作基本上垂直的相对运动。一方面,纱条与假捻元件间必须设有一个适宜的摩擦系数,才能由假捻元件摩擦接触驱动纱条绕自身轴心转动或滚动而产生假捻捻度;另一方面,相对于纱条的轴向运动,纱条与假捻元件间产生具有正压力的表面滑动摩擦。即纱条与假捻元件的摩擦接触,可以分解为纱条体表面切向与假捻元件表面的滚动摩擦、及纱条体表面轴向与假捻元件表面的滑动摩擦。前者是产生假捻捻度的驱动力,而后者的滑动摩擦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对纱条表面品质的不利影响,如毛羽、棉结等疵点的增加。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假捻结构,存在着假捻元件与纱条间不利的纱条轴向运动滑动摩擦,这是一个需要加以完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采用特殊龙带作为假捻元件的假捻技术方案,其能克服现有假捻技术的上述不足,消除或减轻纱条与龙带之间不利的纱条轴向运动滑动摩擦,从而优化假捻结构,改善假捻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假捻纺纱龙带,外形截面为正圆形,其特征在于圆形龙带的外周带有螺纹形螺旋线槽。所述假捻龙带上螺旋线的旋向与所纺纱条捻度捻向相反。所述假捻龙带螺纹形螺旋线为多头螺旋线,螺旋线的螺距O. 5 1. 5毫米,螺纹槽深度为0.2 0.7毫米,螺旋角为25 45度。假捻纺纱的装置,包括圆形循环龙带构成的假捻元件及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假捻元件为上述外周带有螺纹形螺旋线的假捻纺纱龙带。采用龙带作为假捻元件的假捻纺纱装置,假捻纺纱过程中纱条轴线基本上与龙带轴线成直角交叉,纱条与龙带形成一个包围角,这样龙带在作直线运动摩擦驱动纱条时,由于螺纹槽的存在使纱条切向在龙带上摩擦滚动获得假捻的同时,受龙带螺旋线切向分力作用轴向向下游输送,纱条产生滚动假捻与类似滚动输出的复合运动,不但增加了龙带对纱条切向的摩擦驱动力,而且消除或减轻纱条与龙带之间不利的滑动摩擦。其能克服现有假捻技术的不足,优化假捻结构,改善假捻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螺旋线假捻龙带纺Z捻向纱的示意图。图2为螺旋线假捻龙带纺S捻向纱的示意图。图3为螺旋线假捻龙带用于单接触段假捻纺纱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螺旋线假捻龙带用于双接触段假捻纺纱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4中,作为假捻纺纱装置中假捻元件的龙带1,外形截面为正圆形,龙带I的外周带有螺纹形螺旋线凹槽3,假捻龙带I上螺旋线的旋向与所纺纱条2捻度捻向相反,螺旋角为0。所述假捻纺纱龙带I的直径为5 8毫米,优选为6. 5±0. 5毫米,螺纹形螺旋线为等螺距多头螺旋线,螺旋线的螺距O. 5 1. 5毫米,优选为I ±0. 3毫米,螺纹槽3深度为O. 2 O. 7毫米,优选为O. 4±0.1毫米,螺旋角Θ为25 45度。龙带直径、螺旋角Θ、螺旋线导程、螺旋线螺距和螺旋线头数之间的关系为螺旋线导程=龙带直径X 3. 1416 X tg( Θ );螺旋线头数=螺旋线导程/螺旋线螺距。(取整)在图1中龙带1-1的运动方向为D1,所纺制Z捻向纱2-1的运动方向为Y1,龙带1-1的螺旋线为左旋,螺旋角为Θ I。在图2中龙带1-2的运动方向为D2,所纺制S捻向纱2_2的运动方向为Y2,龙带1-2的螺旋线为右旋,螺旋角为Θ 2。在图3中龙带I用于单接触段假捻纺纱装置,龙带表面的螺纹形态采用圆弧过渡,即螺纹顶为外圆弧、螺纹凹槽3为内圆弧。龙带I与纱条2的接触角为β。在图4中龙带I用于双接触段假捻纺纱装置,龙带表面的螺纹形态采用圆弧过渡,即螺纹顶为外圆弧、螺纹凹槽3为内圆弧。龙带I与纱条2的两个接触角分别为0 1和3 2。龙带表面的螺纹形态也可采用正弦波形。龙带的材质为聚氨酯、丁腈、氟胶、硅胶或尼龙等合成材料,优选采用聚氨酯材质。实施例A :假捻龙带直径为6毫米,螺纹形态采用圆弧过渡的等螺距多头螺旋线,螺旋线的螺距1. O毫米,凹槽深度为O. 3毫米,螺旋线导程为14毫米,头数为14头,螺旋角36.6度,配置龙带线速度与纱条输出速度比为O. 74。实施例B :假捻龙带直径为6. 5毫米,螺纹形态采用圆弧过渡的等螺距多头螺旋线,螺旋线的螺距1.1毫米,凹槽深度为O. 4毫米,螺旋线导程为16. 5毫米,头数为15头,螺旋角38. 9度,配置龙带线速度与纱条输出速度比为O. 81。实施例C :假捻龙带直径为7毫米,螺纹形态采用正弦波形的等螺距多头螺旋线,螺旋线的螺距1. O毫米,凹槽深度为O. 3毫米,螺旋线导程为16毫米,头数为16头,螺旋角37.3度,配置龙带线速度与纱条输出速度比为O. 73。由于龙带表面有了螺纹结构,假捻效率大有提高,因此可以适当降低龙带直线运动的线速度,也可适当减小纱条与龙带的包围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圆形龙带假捻纺纱装置,包括圆形循环龙带构成的假捻元件及其传动机构,假捻元件为上述外周带有螺纹形螺旋线的假捻龙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假捻纺纱龙带,外形截面为正圆形,其特征在于龙带的外周带有螺纹形螺旋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假捻纺纱龙带,外形截面为正圆形,其特征在于龙带的外周带有螺纹形螺旋线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纺纱龙带,其特征在于龙带直径为51毫米,龙带上螺旋线的旋向与所纺纱条捻度捻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纺纱龙带,其特征在于龙带螺纹形螺旋线为多头螺旋线,螺旋线的螺距O. 5^1. 5毫米,螺纹槽深度为O. 2 O. 7毫米,螺旋角为25 45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捻纺纱龙带,其特征在于螺旋线的螺距为1±0.3毫米,螺纹槽深度为0.4±0.1毫米。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假抢纺纱龙带,其特征在于龙带直径为6.5±0. 5毫米,龙带表面的螺纹形态采用圆弧过渡。6.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假抢纺纱龙带,其特征在于龙带直径为6.5±0. 5毫米,龙带表面的螺纹形态为正弦波形。7.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瑜
申请(专利权)人:陈子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