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8629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2)的方法,倍捻或并捻机包括可调节的气圈线导纱眼(9)。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针对在生产状态下的锭子(2)的操作,基于与锭子驱动器(3)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将气圈线导纱眼(9)调节至第一操作位置(AP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pindle of a doubling or twist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indle for twisting and twisting operation machine (2) method, double twisting and twisting machine comprises gas lines adjustable guide eye (9).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spindle at the producing condition (2)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spindle drive (3) based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relevant measurements (I), gas lines will guide eye (9) adjusted to the first operating position (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操作倍捻或并捻机(cablingmachine)的锭子的方法,该锭子包括能够调节的气圈线导纱眼。
技术介绍
由于单根纱线通常不能满足在进一步处理期间或在成品中的强度和/或一致性方面的要求,纺织工业常规做法是例如借助倍捻或并捻机将至少两根线捻在一起,其中,然而,在原理上,在倍捻方法中卷绕单独的纱线也是可行的。在许多专利文献已有详细描述的已知的倍捻或并捻机均包含多个相同的工作站,其中,在所有情况下,在每个工作站的区域中,至少一根运行的纱线在其借助卷绕设备绕制前环绕线气圈形式的纱线加捻或并捻锭子旋转,以构成卷绕筒管。在倍捻情况下,例如,两根纱线以S或Z捻彼此连接,其中两根纱线每根均接受额外的加捻。在根据倍捻方法操作的工作站,这意味着单根或合股纱线经常从布置在锭子保护罐中的喂给筒管向上退出,并且经由可控制的纱线供给单元引入纱线加捻锭子的中空筒管轴的上端,该可控制的纱线供给单元例如布置在纱线加捻锭子的筒管轴上。合股或单根纱线到达可旋转安装的、可驱动的、布置在保护罐下方的纱线捻提供元件,并且经由径向开口离开纱线捻提供元件。例如合股纱线随后朝向布置在锭子保护罐上方的静止的气圈线导纱眼导引,并且相应地因纱线捻提供元件旋转而在纱线捻提供元件与布置在保护罐上方的气圈线导纱眼之间形成环绕保护罐旋转的线气圈,该线气圈的尺寸通过纱线供给单元得以调节。此外,在根据该倍捻方法操作的工作站中,关于纱线喂给至纱线加捻锭子的方法有多种喂给类型。例如,喂给纱线能够源于喂给筒管,喂给筒管安装在纱线加捻锭子的保护罐内并且合股供给纱线被卷绕在其上,或者喂给纱线源于在纱线加捻锭子保护罐内彼此叠放布置的两个喂给筒管,喂给纱线从两个喂给筒管中的每个退绕。就并捻方法来说,众所周知,第二纱线环绕第一喂给纱线卷绕,其中,单根纱线的旋转基本上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在根据该并捻方法操作的工作站中,经常使用两个独立布置的喂给筒管。在本文中,第一喂给筒管按照惯例布置在并捻锭子保护罐内,而第二喂给筒管经常在筒管架内保持就位,该筒管架位于工作站上方。从存储在筒管架内的该喂给筒管抽出所谓的外纱线(例如,通过纱线供给单元),并且从下方引入至以可旋转方式安装的可驱动的纱线捻提供元件的中空筒管轴内,其构造为例如存储盘。行进的外纱线经由径向开口离开存储盘,并且随后经由例如布置在存储盘上的所谓的纱线放出板导引至布置在保护罐上方的静止气圈线导纱眼,在此处,其环绕第一喂给筒管的喂给纱线卷绕,或按照所属领域指定地被并捻。因为纱线放出板与布置在保护罐上方的气圈线导纱眼之间的存储盘的旋转,外纱线形成环绕保护罐旋转的线气圈,在并捻过程期间,通过布置在外纱线的纱线路径区域内的纱线供给单元,其尺寸能够被调节。在通过静止的气圈线导纱眼之后,加捻或并捻的线通过卷绕设备被卷绕在卷绕筒管上。就已知的倍捻或并捻机工作站来说,其中环绕线气圈的高度在所有情况下通过气圈线导引装置或相应的气圈线导纱眼得以限定,在工作站运行期间,改变线气圈高度常常是不可能的或相应地极端困难的。因为存在发生断线的风险,特别是,就摩擦敏感的纱线材料来说,譬如聚丙烯、聚酯或聚丙烯酸物,如果在纱线加捻或并捻过程期间,线气圈与静止的锭子保护罐接触的话,最初常规做法是在该倍捻或并捻机中以超过静止保护罐直径安全布置的方式调节线气圈的直径。然而,由于已知大的线气圈导致相对大的流通损耗(ventilationloss),并且因此导致倍捻或并捻机工作站的能量需求增大,过去已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尤其是结合更小的摩擦敏感纱线材料(例如棉)来减小或相应地限制线气圈的直径。就如上描述的倍捻或并捻机来说,例如,在DE-OS1813801中,布置喂给筒管,例如未被保护在静止保护罐内,而是敞开地布置在构造为筒管支架的倍捻纱线锭子的部件上。为避免支撑在圆柱气圈限制器外部的环行的线气圈与喂给筒管之间的接触,在该已知的倍捻加捻锭子内还提供布置在气圈限制器与喂给筒管之间的圆柱形的纱线导引件,其在气圈限制器的上边缘高度处环绕喂给筒管。然而,具有这些已知的倍捻加捻锭子的缺点在于环行的线气圈与静止气圈限制器之间相对长的物理接触。由于因该静止气圈限制器而作用在纱线上的张力相对较大,因此该倍捻加捻锭子仅能够用于相对不敏感的纱线。因此已经给出的建议是,尺寸,即,线气圈的直径能够通过实施关于在倍捻或并捻机工作站内形成线气圈的纱线的纱线张力方面的控制或调节来干涉。该倍捻或并捻机,例如在DE102008033849A1中所描述的,按照惯例包含多个通常一致构成的并排布置的工作站。这些已知的倍捻或并捻机的工作站每个均包含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喂给筒管的静止保护罐、可旋转安装的纱线加捻或并捻锭子和用于影响纱线张力的单元,例如,纱线供给单元。这些已知的纺织机工作站在所有情况下均进一步包含以静止方式布置的气圈线导引件。此外,EP2260132B1描述了一种加捻或并捻机,其中工作站的生产速率通过线气圈导引件的相应定位得以增大,但其中纱线的质量意外地受损。出于这个目的,这些已知的纺织机工作站均应该安装有竖向可调节的线气圈导引件。然而,从EP2260132B1无法得出关于竖向可调节线气圈导引件构造组成的指示。该参考文献也未包含怎样或何处布置线气圈导引件是有利的指示。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各样的纺织设备在纺织机工业中已经是已知的,其允许对线气圈的高度进行影响。例如,在DE3739175A1中,描述了筒管架,其中喂给筒管的行进特性得以优化,因为相关喂给筒管与关联的气圈线导引件之间的距离在操作期间不断地改变,在所有情况下,取决于喂给筒管的重量。这意味着,借助该已知的筒管架,喂给筒管或气圈线导纱眼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可移动安装的气圈线导引件或更具体地是气圈线导纱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环锭纺纱机领域中也是已知的。例如,DE4402582A1描述了一种环锭纺纱机,其气圈线导引件以高度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对于该类纺纱机这是常规布置。这意味着,环锭纺纱机包括若干机器导轨,在各种情况下,在其纵向机器两侧上彼此叠放,其中,如众所周知的,以竖向可移动的方式安装的其他机器导轨安装在固定的锭子导轨上方。在本文中,环锭纺纱机的多个工作站的气圈线导引件布置在这些机器导轨的最顶端,以竖向可移动的方式安装。采用这种配置,机器一侧上的所有气圈线导引件在锭子操作期间一起移位,单个工作站的气圈线导引件的单独控制是不可行的。具有气圈线导引件的可对比布置的环锭纺纱机在EP1071837B1中也是已知的。此外,在该已知的环锭纺纱机中,许多工作站的气圈线导引件均以倾斜的方式布置在相关的竖向可移位的机器导轨上。由于该气圈线导引件的倾斜布置,至环锭纺纱锭子的通路应被改善,并且,据此,环锭纺纱机的筒管更换过程的自动化应当得以显著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从上文陈述的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允许配备有可调节的气圈线导纱眼的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安全且节能地运行。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如此实现,即,对于生产状态下的锭子操作来说,基于与锭子驱动器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气圈线导纱眼可以调节至第一操作位置,在该第一位置处,实现取决于位置的最小锭子驱动器的能量消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特别有利的效果,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2)的方法,该倍捻或并捻机包括能够调节的气圈线导纱眼(9),其特征在于,针对生产状态下的所述锭子(2)的操作,基于与锭子驱动器(3)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将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调整至第一操作位置(AP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09 DE 102015014383.21.一种用于操作倍捻或并捻机的锭子(2)的方法,该倍捻或并捻机包括能够调节的气圈线导纱眼(9),其特征在于,针对生产状态下的所述锭子(2)的操作,基于与锭子驱动器(3)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将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调整至第一操作位置(AP1),在该第一操作位置(AP1)处,实现所述锭子驱动器(3)的取决于位置的最小能量消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取决于纱线加捻参数而要达到的相应的第一操作位置(AP1),并且能够针对待处理的纱线加捻批次调用该第一操作位置,以控制用于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调节驱动器(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决于纱线加捻参数达到的所述气圈线导纱眼(9)的所述第一操作位置(AP1)经由控制电路(20)进行调节并且在所述锭子(2)的操作期间被精细调节,其中与所述锭子驱动器的能量消耗相关的测量值(i)用作控制值。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驱动器(3)的电流消耗、线气圈(B)的尺寸或形成所述线气圈(B)的外纱线(5)的纱线张力用作与所述锭子(2)的能量消耗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赖西赫于尔根·施尼茨勒
申请(专利权)人: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