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酒生产用浸米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226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酒生产用浸米筒,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具有一根与筒体内部相连通的米管,所述米管上具有一个开关,所述米管与一根输料管活动连接,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与输送泵相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具有一个活动盖板。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黄酒生产用浸米筒,通过输送泵把米水混合料泵入筒体内,使米和水充分混合后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的米只需通过米管放出到蒸饭笼中,不但充分保证了浸米的质量,为后道生产乃至最终成品黄酒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通过米管的进料与出料,省却了许多劳动力,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黄酒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具体的说是黄酒生产中第一道工序把大米及配料浸入清水所采用的浸米筒。
技术介绍
传统黄酒制作主要包括浸米、蒸饭、前发酵、后发酵、压过滤以及后道的杀菌、灌坛等,其中浸米是第一道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道发酵、过滤等工序,甚至影响到最终成品酒的质量好坏。现有的浸米工序通常采用把大米及配料直接放入陶缸中再注入清水的传统做法,由于通常需在陶缸中放入几百斤米,为了使缸中的米都被清水浸泡,在注入清水的同时操作人员需用工具不断的搅拌大米,需耗费较大的劳动力,并且缸中的大米还不能完全被均匀浸透,如果米未被浸透即进入后道工序,容易造成蒸出的饭结块,最终导致发酵过程中出现馊变;同时,浸完后的米要上蒸笼蒸饭时还需操作人员把缸中的米一勺一勺盛到蒸饭笼中,特别是缸底的米非常不容易取出,既耗费劳动力,生产效率又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又能保证浸米质量的黄酒生产用浸米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黄酒生产用浸米筒,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具有一根与筒体内部相连通的米管,所述米管上具有一个开关,所述米管与一根输料管活动连接,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与输送泵相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具有一个活动盖板。采用了本实用新 型的黄酒生产用浸米筒,通过输送泵把米水混合料泵入筒体内,使米和水充分混合后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的米只需通过米管放出到蒸饭笼中,不但充分保证了浸米的质量,为后道生产乃至最终成品黄酒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通过米管的进料与出料,省却了许多劳动力,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筒体,2_支架,3_米管,4_输料管,5_输送泵,6_开关,7_活动盖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酒生产用浸米筒,其创新点主要在于它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架2上的筒体1,所述筒体I的底部具有一根与筒体I内部相连通的米管3,所述米管3上具有一个开关6,所述米管3与一根输料管4活动连接,所述输料管4的另一端与输送泵5相连接。具体操作时,先把米管3与输料管4相连接,把开关6转到开启位置,然后开启输送泵5,把事先经过初步混合的米与清水的混合物泵入筒体I内,在泵入的过程中,米与清水进行充分的混合,同时在泵入筒体I内后,米在水流的作用下得到充分搅拌,从而使筒体I内的米得到充分浸泡,当筒体I内到达一定量的米水混合物后,停止泵入,并把开关6转到关闭位置,使筒体I内的米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经浸泡完成后的米需及时蒸成饭,此时,断开米管3与输料管4的连接,把蒸饭笼放置到米管3的正下方,把开关6转到开启位置,此时,筒体I内的米通过米管3自然落到蒸饭笼中,当一个蒸饭笼盛满后,关闭开关6,再换一个蒸饭笼继续上述操作。为此,所述支架2的高度通常需以米管3底端的高度与蒸饭笼的高度相适应,具体的说就是蒸饭笼能方便的放置到米管3的下部。 一方面为了观察筒体I内米水混合物的满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清洗筒体I内部,本技术的黄酒生产用浸米筒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所述筒体I的顶部具有一个活动盖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酒生产用浸米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架(2)上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底部具有一根与筒体(1)内部相连通的米管(3),所述米管(3)上具有一个开关(6),所述米管(3)与一根输料管(4)活动连接,所述输料管(4)的另一端与输送泵(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酒生产用浸米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固定在支架(2)上的筒体(1),所述筒体(I)的底部具有一根与筒体(I)内部相连通的米管(3 ),所述米管(3 )上具有一个开关(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赞洲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乾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