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8982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传动机构,锥形套筒与丝杠传动机构固接,在锥形套筒的四周均布至少三个在径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支撑臂结构,支撑臂结构的一端与锥形套筒相接触,由锥形套筒推动支撑臂结构在径向上伸出从而使支撑臂结构的另一端抵住工件内壁形成定心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丝杠机构和三点定心原理设计了一种使用于不同半径管状工件的夹持装置,丝杠中心线与主轴回转中心线重合,保证了各种直径的工件轴线对中,确保加工出的工件同轴度高,定位精度极高,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床加工管状工件时多采用一侧固定一侧侧压的方式来夹紧工件,往往导致定位的不准确,刚度较低,还会出现中心线偏离,使得加工出的管状工件同轴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可以方便可靠的夹紧,适用的工件直径变化大,定心精度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传动机构,锥形套筒与丝杠传动机构固接,在锥形套筒的四周均布至少三个在径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支撑臂结构,支撑臂结构的一端与锥形套筒相接触,由锥形套筒推动支撑臂结构在径向上伸出从而使支撑臂结构的另一端抵住工件内壁形成定心夹持。优选地,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丝杠,丝杠穿设在位置固定的第一支座内,丝杠的一端与所述锥形套筒固接,在其另一端上设有手柄。优选地,所述支撑臂结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二支座,在第二支座内设有可沿其自由滑动的连杆,小球及圆柱滚子分别铰接在连杆的两端,小球与所述锥形套筒相接触。优选地,所有所述支撑臂结构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利用丝杠机构和三点定心原理设计了一种使用于不同半径管状工件的夹持装置,丝杠中心线与主轴回转中心线重合,保证了各种直径的工件轴线对中,确保加工出的工件同轴度高,定位精度极高,结构简单、调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包括丝杠传动机构,锥形套筒7与丝杠传动机构固接,在锥形套筒7的四周均布三个在径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支撑臂结构,所有支撑臂结构位于同一平面。丝杠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丝杠I穿设在位置固定的第一支座3-1内,第一支座3-1可以固定在用于加工工件8的车床上,丝杠I的一端与锥形套筒7固接,在其另一端上设有手柄2。支撑臂结构包括位置固定的第二支座3-2,第一支座3-1可以固定在用于加工工件8的车床上,在第二支座3-2内设有可沿其自由滑动的连杆5,小球4及圆柱滚子6分别铰接在连杆5的两端,小球4与所述锥形套筒7相接触。本技术使用时,顺时针旋转手柄2,带动丝杠I旋转,同时固结在丝杠I 一端的圆锥套筒7沿着丝杠中心线朝着圆锥小端螺旋线移动,随着圆锥径向半径逐渐增大,推动三个支撑臂结构沿着第二支座3-2向管状工件8移动,三个支撑臂结构径向移动距离保持同步,可以精准保证定心目的,直至圆柱滚子6夹紧管状工件8。由于圆锥套筒7径向尺寸增加的大小与丝杠I轴向移动的大小成正比,所以可以保证径向尺寸均匀增大。反之,逆时针旋转手柄2,即可松开对管状工件8的夹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传动机构,锥形套筒(7)与丝杠传动机构固接,在锥形套筒(7)的四周均布至少三个在径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支撑臂结构,支撑臂结构的一端与锥形套筒(7)相接触,由锥形套筒(7)推动支撑臂结构在径向上伸出从而使支撑臂结构的另一端抵住工件(8)内壁形成定心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传动机构,锥形套筒(7)与丝杠传动机构固接,在锥形套筒(7)的四周均布至少三个在径向上可自由移动的支撑臂结构,支撑臂结构的一端与锥形套筒(7)相接触,由锥形套筒(7)推动支撑臂结构在径向上伸出从而使支撑臂结构的另一端抵住工件(8)内壁形成定心夹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工件自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包括丝杠(1),丝杠(I)穿设在位置固定的第一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冬冬冯娜刘臣才束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