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骏凯专利>正文

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897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构,解决常规无心车床中后导机构手动操作夹紧力不准、劳动强度大、不能量化控制的问题。中后导夹持机构包括:用于调节与工件接触点、可自由转动的滚轮;用于夹紧工件、以一固定支点摆动的卡爪,滚轮设置于卡爪上;用于拉动卡爪的拉杆,与卡爪连接;用于将旋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并带动拉杆作直线运动的丝套,与拉杆螺纹连接;用于改变运动方向和/或速度量的蜗杆蜗轮副,与丝套螺纹连接;用于带动蜗杆蜗轮副转动、调节卡爪夹紧工件力度的手动调节装置及自动调节装置,均与蜗杆蜗轮副连接。有益效果:既可手动、自动操作,又可调节夹紧力,并在机床运行状态夹紧不同直径工件,实现量化控制、在线变径车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 构。
技术介绍
无心车床主要用于对较长圆柱形棒、管料的外圆表面加工以便去掉表面氧化、硬 化层以及裂纹等其他缺陷,提高棒、管材料的质量。例如,在用于加工芯棒时,由于较常规工 艺(即加长车床加中心架加工)效率可提高数倍,故可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如用于钛合金、 不锈钢及其它高档合金等圆钢,可方便地去掉表面硬化层、裂纹及其它缺陷等,进而提高钢 材制备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常规无心车床中后导机构采用单一的手动操 作,凭经验、手感用力夹紧,夹紧力大小不准确、劳动强度大、不能量化控制,而且只能在一 根棒料上加工单一直径的棒料,应用范围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无心车 床后导机构采用单一的手动操作,凭经验、手感用力夹紧,夹紧力大小不准确、劳动强度大、 不能量化控制,而且只能在一根棒料上加工单一直径的棒料,应用范围单一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构,包括用于调节与工件的接触点的、可自由转动的滚轮;用于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节与工件的接触点的、可自由转动的滚轮(1);用于夹紧工件的、以一个固定支点摆动的卡爪(2),所述滚轮(1)设置于所述卡爪(2)上;用于拉动所述卡爪(2)的拉杆(3),与所述卡爪(2)连接;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带动所述拉杆(3)作直线运动的丝套(4),与所述拉杆(3)螺纹连接;用于改变运动方向和/或速度量的蜗杆蜗轮副(5),与所述丝套(4)螺纹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蜗杆蜗轮副(5)转动、调节所述卡爪(2)夹紧工件力度的手动调节装置(6),与所述蜗杆蜗轮副(5)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蜗杆蜗轮副(5)转动、调节所述卡爪(2)夹紧工件力度的自动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心车床的中后导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调节与工件的接触点的、可自由转动的滚轮(I);用于夹紧工件的、以一个固定支点摆动的卡爪(2),所述滚轮(I)设置于所述卡爪(2)上;用于拉动所述卡爪(2)的拉杆(3),与所述卡爪(2)连接;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带动所述拉杆(3)作直线运动的丝套(4),与所述拉杆(3)螺纹连接;用于改变运动方向和/或速度量的蜗杆蜗轮副(5),与所述丝套(4)螺纹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蜗杆蜗轮副(5)转动、调节所述卡爪(2)夹紧工件力度的手动调节装置 (6),与所述蜗杆蜗轮副(5)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蜗杆蜗轮副(5)转动、调节所述卡爪(2)夹紧工件力度的自动调节装置, 与所述蜗杆蜗轮副(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后导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节装置(6)为手轮或摇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后导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骏凯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骏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