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撑管的精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897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管的精车装置,包括安置在待加工支撑管内部的螺杆,螺杆两端对称地开设有螺纹,螺杆一端设置有传动销,另一端与机床顶尖连接;设置在待加工支撑管内部的圆形凸台,圆形凸台对称地安装在螺杆两端;两分别套装在螺杆两端的锥套,锥套安置在待加工支撑管内的圆形凸台上;两分别套装在螺杆两端的锥度心轴和拧在螺杆两端的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了本装置与待加工支撑管的同轴度,确保了加工位置不会偏移;采用内壁夹持不会影响待加工支撑管的加工,整个加工只需一次装夹便能完成所有加工,无需掉头,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避免了二次装夹造成的误差,提升了加工精度,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管的精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下泵的支撑管精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加工支撑管两端法兰的方法为先用四爪卡盘夹住工件一端的法兰外圆,再用机床顶尖顶住该工件另一端的法兰内孔,待车好支撑管一端法兰的外圆后,用中心架支承该法兰的外圆,然后车出法兰的止口及端面;支撑管一端的法兰加工好后,将支撑管掉头,并重复上述装夹方法,加工出支撑管另一端的法兰及止口。这种加工方法在加工时,由于支撑管内壁和外壁均为圆形,需要用顶尖顶住支撑管加工端的法兰内孔,并靠摩擦力固定支撑管,由于顶尖与支撑管法兰内孔的实际接触面并不大,支撑管在受到加工工具的作用力的时候易与发生夹具偏移。再者,在加工完一端的法兰和止口后,必须将支撑管从夹具上卸下并掉头,重新找正,加紧后再加工,第二次找正与首次找正必定会加大误差,所以这种方法加工出的支撑管,不但费时费力,加工精度也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无需掉头便能够一次加工完成,且支撑牢固、加工精度高的支撑管精车装置,通过采用支撑管内壁支撑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夹具支撑不牢固且需多次找正的不足,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支撑管的精车装置,待加工支撑管两端设置有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车装置包括:一安置在所述待加工支撑管内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对称地开设有螺纹,螺杆一端设置有传动销,另一端受机床顶尖支撑;两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支撑管内部的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对称地安装在螺杆两端,并与螺杆形成一体结构;两组分别套装在螺杆两端的锥套,所述锥套安置在所述待加工支撑管内的圆形凸台上;两分别套装在所述螺杆两端的锥度心轴,所述锥度心轴伸进锥套内并与锥套配合;拧在所述螺杆两端的螺纹上的螺母,所述螺母沿螺杆方向螺旋推进,将所述锥度心轴与锥套压紧,所述锥套从内部撑紧所述待加工支撑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支撑管的精车装置,待加工支撑管两端设置有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车装置包括一安置在所述待加工支撑管内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对称地开设有螺纹,螺杆一端设置有传动销,另一端受机床顶尖支撑;两设置在所述待加工支撑管内部的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对称地安装在螺杆两端, 并与螺杆形成一体结构;两组分别套装在螺杆两端的锥套,所述锥套安置在所述待加工支撑管内的圆形凸台上;两分别套装在所述螺杆两端的锥度心轴,所述锥度心轴伸进锥套内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旭冉仕兵周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