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8890 阅读:5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包括板台夹具,围绕板台夹具周围设置有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板台夹具上环形设置有四个胶框托盘,板台夹具定向转动,带动胶框托盘分别传送到胶框取放工位、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处,将导光板、胶框、反射膜和背胶组装成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非常简单紧凑,而且可以实现连续、快速生产。同时,在一次装夹的情况下完成导光板与胶框组装的所有工序,使得装配精度高、质量好、速度快,有效降低成品的次品率,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的组装及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是背光源的核心部分,在背光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导光板装配到相应的胶框中,再在导光板的正、反面贴上反射膜和背胶,从而形成背光模组,以用于后续的生产工序。目前传统的生产背光模组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设备中,大多是分离式操作,例如,先将胶框固定在某一夹具上,再利用相应的设备甚至用手工将导光板装配到胶框内。这套工序完成后,将装配了导光板的胶框输送到下一个流水线或生产设备上,进行贴膜的工序,贴膜完成后,再装夹到另一个设备上,进行贴背胶的工序......,因此,在背光模组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装夹,多次拆卸,不仅会减慢生产效率,而且容易出现较大的装夹误差,大大增加次品率。不仅如此,购置多个独立的生产设备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也非常之大,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从而直接导致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可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包括板台夹具,围绕所述板台夹具周围设置有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所述板台夹具上环形设置有四个胶框托盘,分别对应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贴背胶组件和一个胶框取放工位,所述板台夹具定向转动,带动所述胶框托盘分别传送到所述胶框取放工位、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处,将导光板、胶框、反射膜和背胶组装成背光模组。优选地,所述板台夹具呈圆盘状,所述四个胶框托盘均匀设置于所述板台夹具上,且每个所述胶框托盘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定位胶框的治具。优选地,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包括载体胶带,所述载体胶带将放置于其上的导光板传送至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内。优选地,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板台夹具连接,驱动所述板台夹具定向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接驱动电机。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嵌入式PLC控制系统和触摸屏。优选地,还包括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邻接于所述胶框取放工位设置,将所述背光模组运出并收集。优选地,还包括卷筒锁紧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上,分别调节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上的载体胶带、所述贴反射膜组件上的反射膜卷筒以及所述贴背胶组件上的背胶卷筒的张力。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上同时设置三个工位,分别用于组装背光模组、表面贴反射膜和背胶,以及一个胶框取放工位,用于放置胶框和取下组装好的背光模组,整机不仅结构非常简单紧凑,而且可以实现连续、快速生产。同时,在一次装夹的情况下,完成导光板与胶框的所有组装和贴膜/贴胶工序,使得装配精度高,贴膜/贴胶质量好,速度快,有效降低成品的次品率,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100,其主要包括机架1,在机架I上设置有板台夹具2,围绕该板台夹具2的周围设置有四个工位,其中一个工位用于将导光板201组装到胶框202中,由设置于该工位的组装导光板组件3完成;一个工位用于在组装好的导光板201表面贴反射膜203,由设置于该工位的贴反射膜组件4完成;一个工位用于在胶框202的背面贴上两条背胶204,由设置于该工位的贴背胶组件5完成,还有一个是胶框取放工位6,用于将放置空的胶框202,或将组装好的背光模组200取出。具体地,板台夹具2上环形设置有四个胶框托盘21,分别设置于上述四个工位,使得上述四个胶框托盘21分别对应上述组装导光板组件3、贴反射膜组件4、贴背胶组件5和胶框取放工位6。在本实施例的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100的生产过程中,板台夹具2定向转动,带动上述胶框托盘21转动,使之分别传送到胶框取放工位6、组装导光板组件3、贴反射膜组件4和贴背胶组件5处,从而将导光板201、胶框202、反射膜203和背胶204组装成背光模组200,以用于背光源的后续加工制作。本实施例中,板台夹具2呈圆盘状,四个胶框托盘21均匀地设置于板台夹具2的盘面上,每相邻两个胶框托盘21之间的夹角为90度,每个所述胶框托盘21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定位胶框202的治具(未图示)。对应地,上述胶框取放工位6、组装导光板组件3、贴反射膜组件4和贴背胶组件5所对应的工位之间也分别形成90度的夹角,当其中一个胶框托盘21位于任一工位上时,其余的胶框托盘21也位于其余的一个工位上,因而可以实现组装导光板组件3、贴反射膜组件4和贴背胶组件5同时工作,从而可实现将导光板201、胶框202、反射膜203和背胶204连续地、快速地组装成背光模组200,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组装导光板组件3包括载体胶带31,并使该载体胶带31有黏性的一面朝上,将导光板201放置在该载体胶带31上后,被载体胶带31粘住并传送至组装导光板组件3的下方,继而与位于组装导光板组件3下方的胶框202进行组装。装配有导光板201的胶框202在板台夹具2的带动下,转动到贴反射膜组件4的下方,当胶框202与贴反射膜组件4对准后,板台夹具2停止转动,由贴反射膜组件4在导光板201的正面贴上反射膜203。导光板201贴上反射膜203后,板台夹具2继续转动,进而将导光板201带入到贴背胶组件5的下方,然后板台夹具2停止转动,由贴背胶组件5在胶框202的背面贴上两条背胶204,形成背光模组200,背光模组200组装完成后,板台夹具2继续转动,将背光模组2输送到胶框取放工位6,由机械手或操作人员将背光模组200取出备用。此外,本实施例的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100还包括驱动装置(未图示),该驱动装置位于机架I内,与板台夹具2的下端连接,用于驱动板台夹具2定向转动,并带动胶框202、导光板201等转动到相应的工位进行加工生产。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选择为直接驱动电机,即DD马达,其具有体积小、转矩大、精度高等优点。同时,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装置7,用于对驱动装置、组装导光板组件3、贴反射膜组件4和贴背胶组件5进行控制,使之协调同步工作。该控制装置7设置有嵌入式PLC控制系统,并采用触摸屏作为显示和输入设备,使用非常方便,控制程序的编制也较为简单。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一个收料装置8,该收料装置8邻近于胶框取放工位6设置,用于将组装好的背光模组200运出并收集,以备后续使用。为了便于调节载体胶带卷筒、反射膜卷筒和背胶卷筒的张力,本实施例还可设置有卷筒锁紧结构(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台夹具,围绕所述板台夹具周围设置有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所述板台夹具上环形设置有四个胶框托盘,分别对应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贴背胶组件和一个胶框取放工位,所述板台夹具定向转动,带动所述胶框托盘分别传送到所述胶框取放工位、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处,将导光板、胶框、反射膜和背胶组装成背光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台夹具,围绕所述板台夹具周围设置有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所述板台夹具上环形设置有四个胶框托盘,分别对应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贴背胶组件和一个胶框取放工位,所述板台夹具定向转动,带动所述胶框托盘分别传送到所述胶框取放工位、组装导光板组件、贴反射膜组件和贴背胶组件处,将导光板、胶框、反射膜和背胶组装成背光模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台夹具呈圆盘状,所述四个胶框托盘均匀设置于所述板台夹具上,且每个所述胶框托盘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定位胶框的治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背光源前端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包括载体胶带,所述载体胶带将放置于其上的导光板传送至所述组装导光板组件内。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波刘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星彩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