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大孔复合结构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592867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孔-大孔复合结构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材料为厚度为0.3~10μm的薄膜状,其由孔直径为100~2000nm的球形孔或半球形孔构成,孔壁由粒径为10~50nm的纳米颗粒构成,纳米颗粒间为孔直径为2~50nm的介孔;方法为先将葡萄糖、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置于密闭状态下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再对中间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得到碳球,之后,先将金属盐、碳球和乙醇混合后超声并回流得到碳球与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混合物,再将碳球与前驱体混合物涂覆于基底上,最后,依次将基底经老化、煅烧,制得目标产物。它可作为气敏元件,利用其吸附被测气体后电阻的变化来测量苯类气体、酮类气体、醇类气体和醛类气体的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是一种介孔-大孔复合结构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具有的电学、光学、热学、磁学等性质与块体材料相比明显不同且更加优越,已展现出了光明的应用前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将在电子工业、能源、催化等诸多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近期,人们为了获得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如在 Porous Carbon/Tin (IV) Oxide Monoliths as Anodes for Lithium-1onBatteries,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8,155 (9), A658 A663 (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的多孔碳/二氧化锡块体材料,《电化学学会志》,2008年7月21日发表)一文第A658 A663页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有序的大孔_介孔结构的碳/ 二氧化锡纳米复合物块。该纳米复合物 块中大孔的平均直径为327±6nm,各大孔之间孔壁的厚度为107±8nm,在纳米复合物块的壁表面可以观察到直径为15 25nm的二氧化锡纳米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大孔复合结构金属氧化物材料,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薄膜状,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3~10μm,其由球形孔或半球形孔构成;所述球形孔或半球形孔的孔直径为100~2000nm,其孔壁由纳米颗粒构成;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50nm,其相互之间为介孔;所述介孔的孔直径为2~5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大孔复合结构金属氧化物材料,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薄膜状,所述薄膜的厚度为O. 3 ομπι,其由球形孔或半球形孔构成;所述球形孔或半球形孔的孔直径为100 2000nm,其孔壁由纳米颗粒构成;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 50nm,其相互之间为介孔;所述介孔的孔直径为2 5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大孔复合结构金属氧化物材料,其特征是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锡,或氧化铟,或氧化锌,或氧化锰,或氧化铁,或氧化钛,或氧化锆,或氧化铝,或氧化钨,或氧化钒。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介孔-大孔复合结构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步骤1,先按照葡萄糖、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之间的重量比为I 20 38 42 O O. 5的比例,将其置于密闭状态下,于温度为100 180°C下反应I 20h,得到中间产物,再对中间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得到球直径为IOOnm 2 μ m的碳球;步骤2,先按照重量比为O. 5 10 O. 05 1: 14 18的比例,将金属盐、碳球和乙醇混合后超声10 120min,得到混合物,再将混合物置于O 120°C下回流I 20h,得到碳球与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混合物;步骤3,先将碳球与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混合物涂覆于基底上,再依次将其上涂覆有碳球与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利李会华刘金云金震孔令涛孙宇峰刘锦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