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涉及一种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烯烃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原料,由于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MTO工艺生产烯烃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杂质为含氧化合物。而烯烃中痕量含氧化合物的存在,会破坏烯烃聚合催化剂活性中心或参与聚合反应,降低催化剂的定向能力或形成无规性活性链,降低高效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收率,对聚合物的密度、黏度、分子量、交联度、等规度等性能产生影响。基于此,目前对烯烃中痕量含氧化合物的脱除主要采用吸附剂,专利US6111162中报道采用硅胶为吸附剂,从烃类气流中吸附去除含氧化合物。EP0229994利用微孔的八面沸石结构的分子筛,如X、Y型分子筛和LZ-210沸石,吸附脱除液态C3~C5烷烃、烯烃中的二甲醚。US4371718公开了采用氧化铝作为吸附剂从丁烯原料中除去甲醇的方法,但氧化铝的孔道小,脱除烯烃中杂质的种类有限。CN102639228A通过分别对氧化铝、沸石进行改性,首先将金属组分添加至微孔沸石分子筛中,进行分子筛改性,降低吸附热,再与氧化铝等组分机械混合制得吸附剂,以增强对 ...
【技术保护点】
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FAU型微孔分子筛、碱加入到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后经超声波加热处理、干燥,即制得改性FAU型分子筛次级单元;(2)将模板剂与铝源混合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配制成介孔凝胶混合物,并于25~90℃下进行陈化处理;(3)将步骤(1)制得的改性FAU型分子筛次级单元与步骤(2)经陈化处理后的介孔凝胶混合物混合,搅拌,后经静置或陈化处理,再于60~120℃下进行微波晶化,制得中间固体产物;(4)将步骤(3)制得的中间固体产物经洗涤、离心、干燥后,再进行热氧化处理以除去脱模剂,即制得可再生微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FAU型微孔分子筛、碱加入到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后经超声波加热处理、干燥,即制得改性FAU型分子筛次级单元;(2)将模板剂与铝源混合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配制成介孔凝胶混合物,并于25~90℃下进行陈化处理;(3)将步骤(1)制得的改性FAU型分子筛次级单元与步骤(2)经陈化处理后的介孔凝胶混合物混合,搅拌,后经静置或陈化处理,再于60~120℃下进行微波晶化,制得中间固体产物;(4)将步骤(3)制得的中间固体产物经洗涤、离心、干燥后,再进行热氧化处理以除去脱模剂,即制得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5)将步骤(4)制得的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通过压片成型或挤条成型或滚球成型制成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FAU型微孔分子筛与碱、有机溶剂及水的质量比为1:0.1-0.5:0-8:5-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异戊醇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微孔-介孔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改性FAU型分子筛次级单元的制备方法为:称取1份FAU型微孔分子筛,加入混合有0.1-0.5份碱的水溶液中,于10~25℃下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0-8份有机溶剂,继续搅拌,于50~80℃下超声波加热10~50min,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胜,夏思奇,王鹏飞,胡杰,张佳,何秋平,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强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