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用于进料的进料单向阀,开设于模具上的浇道,以及用于将熔料从浇道注入型腔的微孔射出机构;所述浇道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进料单向阀的出料口上,所述浇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微孔射出机构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其造型独特,且能够实现自动启闭,有利于节约注塑原料,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具上型腔进料的微孔单向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常用的型注塑机基本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即射出装置、合模装置(锁模与脱模装置)和液压传动与电气控制系统,其中射出装置是注塑机的心脏部分,其作用是保证定时、定量地把物料加热塑化和熔融,然后以一定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把相当于一次射出量的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内,射出完毕还要有一段保压时间以向模腔内补充一部分因冷却而收缩的熔料。现有的注塑模具使用的单向阀一般设置在上模或下模上,为了方便维修更换一般安装在上模和下模合模的一面上。上述过程中,高温、高压热塑化和熔融物料迅速注入模具型腔内,冲击型腔使上模和下模合模不紧密,上模和下模合模的缝隙中易溢出物料,造成物料的浪费。另外,模具上用于注入型腔的进料口也较大,使的注塑出来的产品上残留溢流边和进料口疤痕,不但影响产品美观,而且增加产品修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型独特,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微孔单向进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用于进料的进料单向阀,开设于模具上的浇道,以及用于将熔料从浇道注入型腔的微孔射出机构;所述浇道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进料单向阀的出料口上,所述浇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微孔射出机构的进料口连接。进一步,所述进料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的进料口上安装有第一阻挡部件,所述液体通道的内侧壁向所述液体通道的中心凸设有第二阻挡部件,所述液体通道对应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件和第二阻挡部件之间的部位装设有用于实现所述液体通道封闭或打开的滚珠;所述阀体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起定位作用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阀体固定在模具上的安装孔;所述阀体上背离所述凸台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底部对应于所述阀体的出料口设置有弧形凹口,所述弧形凹口通向所述阀体的出料口。进一步,所述阀体的进料口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阻挡部件的凹坑。通过上述改进,方便拆装或第一阻挡部件,有利于加工,方便阀体的装配。进一步,所述第二阻挡部件为若干个凸条,若干个所述凸条沿所述阀体进料方向设置。通过上述改进,采用凸条结构,便于加工,且能够降低对阀体流通熔融物料的阻力,对阀体流通熔融物料影响较小,保证单位时间内物料的熔融物料的流量,同时,也有利于保证阀体流通熔融物料注塑压力。进一步,所述第一阻挡部件为挡块,所述挡块上设置有两端呈开口状的凹腔,以所述凹腔靠近所述第二阻挡部件的一端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所述凹腔的外端开口的直径小于内端开口的直径,且外端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通过上述改进,一方面有利于阻挡滚珠逃离从阀体的液体通道内逃离;另一方面采用挡块上设置有凹腔、凹腔的底部上设置有通孔,以及通孔的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滚珠与凹腔直接配合实现液体通道封闭,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不需要配合其他部件使用,实现密封,有利于降低故障率。进一步,所述弧形凹口与所述阀体的出料口形成大于零度小于90度的夹角。通过上述改进,方便模具的加工,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方便注塑废料的移除。进一步,所述溢流槽呈门字形,所述溢流槽包括第一槽壁、弧形连接部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的一端和第二槽壁一端分别与所述弧形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通过上述改进,可以收纳射入模腔溢流的熔融物料,有利于模具的清理和清洁,方便再一次的注塑。进一步,所述阀体上对应所述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阀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位于所述阀体的出料口的两侧。通过上述改进,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与阀体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成,有利于降低阀体的制造成本,通过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方便定位。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均设置有配合所述凸台实现定位的凸脚,所述凸脚与所述凸台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面上。通过上述改进,凸脚可以直接卡扣在模具上,方便阀体的固定,防止注塑时阀体整体产生窜动;另外,通过阀体上凸脚与凸台之间构成的部分可以于模具直接配合实现定位,且有利于阻挡阀体位移或窜动,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所述阀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的部分具有朝向所述溢流槽底部的倾角。通过上述改进,方便模具上加工本技术中的微孔进料单向阀的安装位置,同时方便在模具上的拆装或更换。进一步,所述微孔射出机构包括浇口柱,所述浇口柱安装在所述模具上,所述浇口柱上开设有微孔弧形浇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本技术的微孔单向进料装置,通过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用于进料的进料单向阀,开设于模具上的浇道,以及用于将熔料从浇道注入型腔的微孔射出机构;所述浇道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进料单向阀的出料口上,所述浇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微孔射出机构的进料口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改进,一方面模具可以自动控制进料,无需人工控制,更加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微孔射出机构,增大了熔料注入型腔的压力,有利于缩短注塑时间,同时极大减小浇道残料与型腔内注件成品的连接面积,使得组件成品的外表更加美观,方便产品修整,有利于降低成本。综上可知:本技术的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其造型独特,且能够实现自动启闭,有利于节约注塑原料,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其二,本技术中的进料单向阀,通过阀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液体通道,液体通道位于阀体内;阀体的进料口上安装有第一阻挡部件,液体通道中部向液体通道的中心凸设有第二阻挡部件,第一阻挡部件和第二阻挡部件之间的液体通道内装设有用于实现液体通道封闭或打开的滚珠;可以实现阀体单向流通的作用,启闭方便,不需要人为操作。通过阀体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起定位作用的凸台,凸台设置有用于将阀体固定在模具上的安装孔;方便阀体在模具上的安装和固定,同时,方便模具上加工用于安装阀体的位置,有利于模具上型腔和流道的布设。通过阀体上背离凸台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对应于阀体的出料口设置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通向阀体的出料口。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可以收纳射入模腔溢流的熔融物料,有利于溢流熔融物料回流至进料单向阀之后的模具流道内,节约物料,方便物料的回收,同时方便再一次的注塑前模具的清理和清洁,降低清理和清洁模具的繁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进料单向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料单向阀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进料单向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进料单向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进料单向阀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进料单向阀的第一阻挡部件的剖示图。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进料单向阀;20’-浇道;30’-微孔射出机构;1-阀体;11-出料口;12-液体通道;13-凸台;131-凹部;14-安装孔;15-溢流槽;16-凹坑;17-弧形凹口;18-第一定位块;19-第二定位块;151-第一槽壁;152-弧形连接部;153-第二槽壁;2-第一阻挡部件;21-凹腔;22-外端开口;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用于进料的进料单向阀,开设于模具上的浇道,以及用于将熔料从浇道注入型腔的微孔射出机构;所述浇道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进料单向阀的出料口上,所述浇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微孔射出机构的进料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模具上的用于进料的进料单向阀,开设于模具上的浇道,以及用于将熔料从浇道注入型腔的微孔射出机构;所述浇道的进料端连接于所述进料单向阀的出料口上,所述浇道的出料端与所述微孔射出机构的进料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的进料口上安装有第一阻挡部件,所述液体通道的内侧壁向所述液体通道的中心凸设有第二阻挡部件,所述液体通道对应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件和第二阻挡部件之间的部位装设有用于实现所述液体通道封闭或打开的滚珠;所述阀体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起定位作用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阀体固定在模具上的安装孔;所述阀体上背离所述凸台的一侧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底部对应于所述阀体的出料口设置有弧形凹口,所述弧形凹口通向所述阀体的出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进料口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阻挡部件的凹坑。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微孔单向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部件为若干个凸条,若干个所述凸条沿所述阀体进料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微孔单向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抗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吉鑫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