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旋转部件间的扭矩传递或者旋转部件的制动进行控制的电磁宦人興两口名> O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电磁离合器,存在具备输出机构和凸轮机构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17807号公报)。上述输出机构产生电磁力并输出移动力。上述凸轮机构通过电动马达的驱动而在上述输出机构的轴线上动作。输出机构具有电磁线圈以及衔铁。上述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通过向电磁线圈的通电而使上述衔铁移动。上述输出机构配置于输出轴的外周围。电磁线圈收容于线圈壳体内,并且固定于车体侧。上述线圈壳体由第一壳体部件以及第二壳体部件构成。上述第一壳体部件与输出轴一体旋转。上述第二壳体部件朝上述第一壳体部件侧开口。衔铁配置于经由线圈壳体与电磁线圈对置的位置。而且,衔铁构成为,在输出机构进行输出时与线圈壳体摩擦卡合。另外,衔铁构成为,通过基于输出机构的输出停止的复原用弹簧的弹力而从线圈壳体分离。凸轮机构包含上述衔铁,并具有作为凸轮部件的齿轮以及凸轮从动件。上述齿轮通过电动马达的驱动而旋转。上述凸轮从动件夹在上述齿轮与衔铁之间。上述凸轮机构配置在输出机构的轴线上。齿轮能够旋转地配置于输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离合器,其具备:旋转部件;输出机构,其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线上,并具有:产生电磁力的电磁线圈、和通过所述电磁力朝所述电磁线圈侧移动的衔铁;凸轮机构,其与所述输出机构并列地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线上,并在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状态下通过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动作;以及线圈壳体,其配置在所述凸轮机构的轴线上,并具有朝所述衔铁侧开口并在内部收容所述电磁线圈的环形的收容凹部,该电磁离合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壳体将所述收容凹部的开口端面设为摩擦卡合面,并具有面压减小部,该面压减小部用于减小基于因所述凸轮机构动作而产生的凸轮推力的、经由所述衔铁而作用于所述摩擦卡合面的接触面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13 JP 2011-2260151.一种电磁离合器,其具备 旋转部件; 输出机构,其配置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线上,并具有产生电磁力的电磁线圈、和通过所述电磁力朝所述电磁线圈侧移动的衔铁; 凸轮机构,其与所述输出机构并列地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线上,并在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状态下通过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动作;以及 线圈壳体,其配置在所述凸轮机构的轴线上,并具有朝所述衔铁侧开口并在内部收容所述电磁线圈的环形的收容凹部, 该电磁离合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壳体将所述收容凹部的开口端面设为摩擦卡合面,并具有面压减小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鬼塚高晃,斋藤晴彦,北口钦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