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镶脉病毒抗体及其抗原多肽、免疫原和应用。所述抗原多肽为多肽A或多肽B,其中多肽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多肽B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免疫原由所述抗原多肽和与其偶联的载体蛋白组成;所述草莓镶脉病毒抗体为抗体A或抗体B,其中抗体A由含有多肽A的所述免疫原制备获得,抗体B由含有多肽B的所述免疫原制备获得;所述应用为一种检测草莓镶脉病毒的试纸条或ELISA检测试剂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草莓镶脉病毒抗体能特异识别草莓镶脉病毒;试纸条和ELISA检测试剂盒制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病毒免疫学检测及
,尤其涉及一种草莓镶脉病毒抗体及其抗原多肽、免疫原和应用。
技术介绍
草莓长期靠匍匐茎繁殖,易形成病毒病感染。多表现为斑驳、黄边、皱叶、镶脉等类型。草莓病毒病给草莓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般可使草莓减产高达20% 30%,并且使浆果的质量下降,果实变小,商品性变差。草莓壤脉病病毒英文名称为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简称SVBV, SVBV分类上属花椰菜花叶病毒科、花椰菜花叶病毒属,是一种粒子等轴状的双链DN病毒。它是我国草莓主栽区的主要感染病毒之一,单独侵染时症状不明显,复合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黄白色或紫色病斑,植株极度矮化,匍匐茎发生减少。SVBV以半持久性方式通过蚜虫或嫁接传播,在栽培品种上的带毒率可达21 %,已成为危害我国草莓生产的4中主要病毒之一。SVBV病毒粒子呈球形,大小约45-50nm。基因组长度约为8kb,包括7个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其中ORF IV编码外壳蛋白,Pappu等和隋春都对SVBV的外壳蛋白设计PCR引物,检测了不同地区草莓中的SVBV,结果表明外壳蛋白在SVBV中的保守性较好,不同地区中SVBV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仅存在个别位点的变异。目前对草莓镶脉病毒的鉴定方法有病毒指示植物鉴定法、电子显微镜镜检法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但上述方法通常实验耗时长,步骤复杂,同时检测需要配备昂贵的检测仪器,难以得到大 范围的应用和推广。胶体金试纸检测技术是一项近年快速发展的高通量技术,它的原理是植物汁液(由加样孔滴入),经样品垫过滤处理后,样品病毒蛋白与标记物垫上的显色标记物发生免疫反应,然后层析到测试线(T线)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根据是否显色来判断样品是否感染病毒;未反应的显色标记蛋白复合物与控制线(C线)反应显色,确认试纸有效,残液被吸水垫吸收。反应实质为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胶体金(红色)为反应指示物。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最大的优点在于检测成本低,操作极为简便,便于大规模推广。目前,国内已在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番茄环斑病毒、烟草环斑病毒、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的检测中成功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草莓上还未见相关应用的报道,且没有相关的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原多肽,利用该抗原多肽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灵敏地识别草莓镶脉病毒(SVBV)。一种抗原多肽,为多肽A或多肽B,其中多肽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多肽B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所述抗原多肽是以草莓镶脉病毒的外壳蛋白为靶蛋白,根据该外壳蛋白上的两个抗原优势表位设计合成的。其中多肽A对应了 SVBV外壳蛋白N端(2-15)区域,多肽B对应了 SVBV外壳蛋白C端(455-468)区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免疫原,由所述抗原多肽和与其偶联的载体蛋白组成。其中,所述载体蛋白可选牛血清白蛋白、血蓝蛋白或鸡卵白蛋白。优选牛血清白蛋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草莓镶脉病毒抗体,为抗体A或抗体B,其中抗体A由含有多肽A的所述免疫原制备获得,抗体B由含有多肽B的所述免疫原制备获得。将所述免疫原与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后,进行动物免疫;获取免疫动物的抗血清,从抗血清中分离纯化获得所述草莓镶脉病毒抗体。该草莓镶脉病毒抗体能特异识别所述抗原多肽,即抗体A特异性识别多肽A,抗体B特异性识别多肽B。获得所述草莓镶脉病毒抗体后,采用ELISA法测定其效价、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经间接ELISA检测,抗体A和抗体B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可用于草莓镶脉病毒的检测。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草莓镶脉病毒的试纸条,包括样品垫、标记物垫、反应膜和吸样垫,所述标记物垫包被有胶体金标记或酶标记的抗体A,所述反应膜包被有抗体B ;或所述标记物垫包被有胶体金标记或酶标记的抗体B,所述反应膜包被有抗体A。所述反应膜通常是硝酸纤维素膜或醋酸纤维素膜;所述标记物垫通常是玻璃纤维膜。所述试纸条还可装入塑料卡中制成检测卡。由于抗体A和抗体B分别识别SVBV外壳蛋白的不同抗原决定簇,因此可通过双抗体夹心法,利用所述试纸条对SVBV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草莓镶脉病毒抗体的检测试剂盒。所述检测试剂盒优选为ELISA检测试剂盒。当采用双抗夹心法进行检测时,该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含有抗体A和抗体B,并以抗体A为包被抗体,以抗体B为检测抗体;或以抗体B为包被抗体,以抗体A为检测抗体。当采用间接ELISA法进行检测时,该ELISA检测试剂盒含有抗体A或抗体B,并以抗体A或抗体B为一抗,以能特异识别抗体A或抗体B的酶标抗抗体为二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本专利技术的草莓镶脉病毒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草莓镶脉病毒外壳蛋白,可准确检测样品中草莓镶脉病毒的水平,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的试纸条和检测试剂盒制作成本低,能简便快速地对草莓镶脉病毒进行检测,可加以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2中部分间接ELISA检测结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草莓镶脉病病毒抗体的 制备(I)抗原免疫分析研究草莓镶脉病病毒外壳蛋白的序列,选取两个抗原优势表位,米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两种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分别如下多肽A SSRRERLEQLFEEDC ;多肽A的前14个氨基酸与SVBV外壳蛋白N端(2-15)氨基酸相同,为了便于与载体蛋白交联,在多肽A的C端最末端添加了一个半胱氨酸C ;多肽B CESSSDESDDSTDLE ;多肽B的后14个氨基酸与SVBV外壳蛋白C端(455-468)氨基酸相同,为了便于与载体蛋白交联,在多肽B的N端添加了一个半胱氨酸C ;将多肽A和多肽B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交联(戊二醛法),获得免疫原;将免疫原与弗氏完全佐剂(FCA)等体积混合并充分乳化,静脉注射免疫家兔,第一次免疫后21天进行第二次免疫;此后每隔14 天再加强免疫一次,共免疫注射四次,注射量为O. 5mL/次;第四次免疫一周后,对免疫家兔进行颈动脉放血法采血;将全血置37°C温箱I小时,再置4°C冰箱内3 4小时,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用毛细滴管吸取血清;于3000rpm离心15分钟,上清即为抗血清;分装后置4°C冰箱中保存备用。 下面以抗体B为例,详细说明从抗血清中获取抗体的方法,抗体A的获取方法与之相同。(2)亲和纯化I)将多肽B交联到SulfoLink柱料上,用半胱氨酸封闭;2)用20mL PBS (50mM, pH 7. 4)以60mL/h流速预处理亲合纯化柱;3)将IOmL抗血清用PBS (50mM, pH 7. 4)稀释至20mL,重复上样一次;4)再用 30mL PBS (50mM, pH 7. 4)以 60mL/h 流速清洗纯化柱;5)最后用 O.1M 的 glycine-HCl (pH 3. O)洗脱抗体 B,调节 pH 至 7. 4 ;(3)透析除盐将装有抗体B (以2mL抗体B为例)的透析袋置于IXPB Buffer透析液中,4°C静止透析,每8小时换液一次,换液5次(共IOOOmL)后透析完成,调节抗体B浓度至lmg/mL,备用。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原多肽,其特征在于,为多肽A或多肽B,其中多肽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多肽B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原多肽,其特征在于,为多肽A或多肽B,其中多肽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多肽B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2.一种免疫原,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多肽和与其偶联的载体蛋白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血蓝蛋白或鸡卵白蛋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疫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5.—种草莓镶脉病毒抗体,其特征在于,为抗体A或抗体B,其中抗体A由含有多肽A 的权利要求2 4任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斐,马升华,阮松林,柳爱春,余红,陈文岳,裘劼人,郑桂珍,童建新,忻雅,王淑珍,方献平,来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