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41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包括:将板蓝根饮片投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后用双效真空浓缩器浓缩;当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15,且温度为50℃时,加入用量为药材量的0.5%的淀粉酶,继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20,且温度为50℃时,过滤,放冷,加入95%乙醇使醇含量为50%,静置沉淀,提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在温度为70℃时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2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酶解糊化淀粉的处理,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收率、减少了乙醇的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蓝根浸膏除杂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
技术介绍
板蓝根浸膏是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中提取的植物提取物,其杂质主要为淀粉。在现行的技术方案中,板蓝根浸膏的去除杂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取板蓝根,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 (500C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从防爆安全方面考虑,药液必须放置至温度降到室温才能加入乙醇,但由于淀粉的糊化作用,药液变为果冻状,此时很难使乙醇进入果冻状物内部溶解有效成分,同时被沉淀下来的糊化淀粉包裹了有效成分,存在乙醇用量大、有效成分易被包裹沉淀造成收率减少的缺点。还有人研究采用浸提过程时加入淀粉酶,但由于淀粉从药材组织内部的浸润-溶解-扩散过程远远大于淀粉酶的灭活速度,造成效果不能控制。还有人研究采用80度温度浸泡提取板蓝根浸膏,虽然大大减少了淀粉的浸出,但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浸出,造成药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通过酶解糊化淀粉的处理,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收率、减少了乙醇的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包括 将板蓝根饮片投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 将煎煮液过滤后用双效真空浓缩器浓缩; 当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15,且温度为50°C时,加入用量为药材量的O. 5%的淀粉酶,继续浓缩; 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 20,且温度为50°C时,过滤,放冷,加入95%乙醇使醇含量为50%,静置沉淀,提取上清液; 回收乙醇,在温度为70°C时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 20。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通过酶解糊化淀粉的处理大大减少醇沉时乙醇用量,并减少乙醇损耗量,同时提高板蓝根浸骨收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通过酶解糊化淀粉的处理,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收率、减少了乙醇的用量。如图1所示,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包括 5101、将板蓝根饮片投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 5102、将煎煮液过滤后用双效真空浓缩器浓缩;5103、当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15,且温度为50°C时,加入用量为药材量的O.5%的淀粉酶,继续浓缩; 5104、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20,且温度为50°C时,过滤,放冷,加入95%乙醇使醇含量为50%,静置沉淀,提取上清液; 5105、回收乙醇,在温度为70°C时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20。具体的,将板 蓝根饮片投入提取罐内,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用双效真空浓缩器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5 (500C ),加入中温淀粉酶,淀粉酶用量为药材量的O. 5%,同时继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 (500C ),过滤,放冷,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 20 (70°C)o本专利技术与水提醇沉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原来基础上醇沉时乙醇用量减少39%,乙醇损耗量减少11%,板蓝根浸膏收率提高15%。具体实施例取板蓝根饮片100 K g投入提取罐内,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保沸2小时,第二次保沸1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用双效真空浓缩器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5 (500C ),加入O. 5 K g中温淀粉酶,同时继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 (500C ),过滤,收得64Kg,放冷,加入72. 8Kg95%乙醇(含醇量为5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 20 (700C ),收得浸膏56Kg,回收得68. 4Kg。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板蓝根饮片投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将煎煮液过滤后用双效真空浓缩器浓缩;当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15,且温度为50℃时,加入用量为药材量的0.5%的淀粉酶,继续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20,且温度为50℃时,过滤,放冷,加入95%乙醇使醇含量为50%,静置沉淀,提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在温度为70℃时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2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板蓝根浸膏酶解-醇沉除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板蓝根饮片投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 将煎煮液过滤后用双效真空浓缩器浓缩; 当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15,且温度为50°C时,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李如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禅方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