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预处理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9009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预处理新工艺,包括:将新鲜采摘的带枝槐米在24小时内,置于蒸锅上隔水蒸5-10分钟;将隔水蒸后的槐枝和槐米分开晾干后保存;将晾干保存的槐枝和槐米粉碎为粒度为2mm的粉末;将槐米粉和槐枝粉加4-6倍50℃-70℃的热水烫洗4-5min后进行固液分离;用母液2倍量的清水对母液进行水洗,然后再进行固液分离,获取母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采收时采取杀酶处理,避免了槐米、槐枝条在储存过程中的酶解,同时在初加工时去除大部分色素、粘液质等杂质,在槐米粉、槐枝粉热水烫洗的技术处理避免造成芦丁溶解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芦丁的提取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预处理新工艺
技术介绍
槐花指豆科植物槐花蕾,生槐花中主要含芦丁 (芸香甙),另有少量的蜡、绿色素、树脂、缩合鞣质、色素、蛋白质(或黏液质)等,桂北槐米的芦丁含量高达36%。槐枝即为槐米的花枝,亦含芦丁,含量可达9%,但绿色素、树脂、缩合鞣质、色素、黏液质等杂质比槐米多得多。槐花、槐枝中的芦丁在共存于植物中的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斛皮素,故可使芦丁含量降低。在现行的技术方案中,从槐米中提取芦丁普遍采取传统的碱提酸沉技术,该方法在洗涤、过滤、提取过程中,芦丁会受到芸香酶作用而发生水解,进而因有效成分受损而导致其提取率降低;另外,由于槐枝中含有大量的鞣质、色素、黏液质等而造成生产成本高而很少使用。在公开号为CN1373128A,名称为“消酶除胶新工艺制备芦丁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特征是先用干蒸法对凉晒过的成品槐米进行一定时间的干蒸处理,然后将其粉碎成20-30目的粗粉,经高温及一定时间的烊烫、过滤之后,再按常规工艺提取得芦丁产品。该技术的缺点在于,槐米在储存过程中已有部分芦丁被水解,高温烊烫会造成芦丁溶解而损失,烊烫、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预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新鲜采摘的带枝槐米在24小时内,置于蒸锅上隔水蒸5?10分钟;将隔水蒸后的槐枝和槐米分开晾干后保存;将晾干保存的槐枝和槐米粉碎为粒度为2mm的粉末;将槐米粉和槐枝粉加4?6倍50℃?70℃的热水烫洗4?5min后进行固液分离;用母液2倍量的清水对母液进行水洗,然后再进行固液分离,获取母液。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预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新鲜采摘的带枝槐米在24小时内,置于蒸锅上隔水蒸5-10分钟;将隔水蒸后的槐枝和槐米分开晾干后保存;将晾干保存的槐枝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李如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禅方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