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即食鱼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465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波即食鱼片的制备方法,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其中的去腥步骤采用滚揉机,去腥辅料包括以下辅料:冰水、淀粉、食盐、白酒和海藻糖;其中冰水为鱼片重量的20~25%、淀粉为鱼片重量的0.8~1%、食盐为鱼片重量的0.6~0.8%、白酒为鱼片重量的0.4~0.6%、海藻糖为鱼片重量的0.3~0.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去腥步骤,使其更加完整和彻底,将现有技术中的拌料调味腌制去腥步骤分化,通过使用滚揉机和加入特殊的去腥辅料来去腥,形成一个独立的去腥工序,使鱼片去腥更加彻底、完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食食品的加工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水产品加工

技术介绍
开发可方便加热、烹饪操作方法简单的淡水鱼产品,是拓宽我国淡水鱼加工
的有利方向之一,也是解决目前工作繁忙的人们身体营养素补充、帮助其吃饭省时省力省事的有效途径之一。微波鲫鱼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味独特、烹饪快捷、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鱼类烹饪常用的方法有水煮、红烧、熬炖、油炸等,这些鱼菜肴均需在家中烹饪或到饭店享用,且耗时长,少则用时二十几分钟,多则用时几小时,而且还需要知晓掌握烹饪方法;而去到饭店食用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消费人群迫切需要一种烹饪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且保持鱼类营养美味的产品,而微波鲫鱼片的研发生产正好满足了为繁忙工作的人们提供全面的鱼类营养的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 6. 22公开了一件申请号为200910258300. 9,名称为“一种半干调味罗非鱼片的加工技术”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提供一种半干调味罗非鱼片的加工技术。加工工艺为将新鲜的罗非鱼预处理,去鳞、内脏和头后脱腥,经微波干燥、调味、真空包装、灭菌制成即食罗非鱼片。调味料有食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即食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原料、修整、消毒杀菌、去腥、拌料调味、单冻以及包装工序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微波即食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腥工序具体为:将经过消毒杀菌的鱼片和去腥辅料加入到滚揉机中,进行滚揉去腥,具体控制参数为滚揉机抽真空至0.04~0.08MPa后以转速6~8r/min旋转运动20~25分钟,正反转向每2~3分钟交互变换一次,去腥工序结束后,捞取出半成品鱼片,沥干;所述的去腥辅料包括以下辅料:冰水、淀粉、食盐、白酒和海藻糖;其中冰水为鱼片重量的20~25%、淀粉为鱼片重量的0.8~1%、食盐为鱼片重量的0.6~0.8%、白酒为鱼片重量的0.4~0.6%、海藻糖为鱼片重量的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即食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原料、修整、消毒杀菌、去腥、拌料调味、单冻以及包装工序得到本发明的微波即食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腥工序具体为将经过消毒杀菌的鱼片和去腥辅料加入到滚揉机中,进行滚揉去腥,具体控制参数为滚揉机抽真空至O. 04 O. 08MPa后以转速6 8r/min旋转运动20 25分钟,正反转向每2 3 分钟交互变换一次,去腥工序结束后,捞取出半成品鱼片,浙干;所述的去腥辅料包括以下辅料冰水、淀粉、食盐、白酒和海藻糖;其中冰水为鱼片重量的20 25%、淀粉为鱼片重量的O. 8 1%、食盐为鱼片重量的O. 6 O. 8%、白酒为鱼片重量的O. 4 O. 6%、海藻糖为鱼片重量的O. 3 O. 5%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即食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原料工序为选择每片125 138克的鱼 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波即食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整为将鱼片修整成124 126克的鱼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即食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杀菌为将修整好的鱼片在加冰降温到12 16°C的水中清洗,清洗后浙水,再通过浓度为O.5 1. Oppm的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来怡黄建强徐锦蒲亚军刘汉元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