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玉米食品以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4474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玉米食品以及加工方法,其方法是将黄或白色鲜嫩玉米与含有0.05-0.15%(重量比)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溶液按1:0.5-1.0比例,放入带有盖的夹层蒸煮锅内,先经夹层通汽加热煮沸2-4小时后,再调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保持在65℃-85℃,保温20-36小时后,再加大夹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升高至90-100℃,继续加热使锅内水液收尽后,出锅,置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2-3天后,真空密封,置入100℃沸水中杀菌60分钟即得黑玉米食品。利用本方法制得的黑玉米食品,由于经高温蒸煮和长时间的加热发酵,可有效提升玉米的抗氧化成分,提高玉米的营养效果,产品利于保存,方便人们携带和食用方便,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玉米食品加工,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玉米,曾为人类的温饱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不再作为主食食用,但由于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仅营养价值高,且具有防病健体功效,所以人们还以能每天啃上一个“煮棒子”视为理想的美食享受。特别是当今营养学家们倡导的天然、粗食的饮食理念,而甜玉米、糯玉米和普通玉米均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现代人对食品的要求是营养、卫生、可口、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也随之增多,而玉米则成为了人们调剂生活的时尚佳品。为了迎合大众对这一食品需求,一些采用甜玉米、糯玉米、普通玉米加工的产品不断出现,为了使人们能够反季节吃到新鲜的嫩玉米,厂家采用罐藏方法,冷藏保鲜方法而达到延长保存期,专利CNl 104873还公开了 “即食玉米加工保鲜方法”,还有企业将玉米加工为脆片、玉米片、玉米粉以及玉米饮料来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但从总体来看,对玉米保鲜深加工大都延续在传统工艺上的粗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的销量,街头巷尾煮玉米棒子仍是人们食用嫩玉米的主要渠道,提高鲜嫩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使这一有益的食品可以四季常青,真正达到色、香、味的完全结合,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庭必备食品,并能满足人们随时食用而不需加热的商旅和野外作业需求,是目前玉米深加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产品是解决玉米加工业、玉米种植业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共同得益所在。据(《快乐老人报》2011. 9. 22)报导“玉米是抗眼睛衰老的极佳补充食物。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115°C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依次提高了 22%、44%和53%。也就是说,加热越长时间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恒温恒湿的发酵工艺,正迎合了这一观点,嫩玉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其自身发酵,通过有益成分的转化,使其氨基酸、转化糖、还原糖的成分大幅提高,同时其抗自由基的成分得到提高,其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显著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黑玉米食品,将黄或白色鲜嫩玉米与含有O. 05-0. 15% (重量比)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溶液按1:0. 5-1. O比例,放入带有盖的夹层蒸煮锅内,先经夹层通汽加热煮沸2-4小时后,再调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保持在65°C -85°C,保温20-36小时后,再加大夹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升高至90-100°C,继续加热使锅内水液收尽后,出锅,置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2-3天后,真空密封,置入100°C沸水中杀菌60分钟即得黑玉米食品。一种黑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拣选选取籽粒中水分含量在65-70%已成熟的黄或白色鲜嫩玉米,清除苞叶,掰掉秃尖,去掉虫蛀、霉烂、杂色、籽粒排列不紧密和过熟或过嫩的玉米棒子,用手工或机械去除花丝,在流水中冲洗干净,捞出浙尽水分; (2)浸泡将冲洗干净并浙尽水分后的玉米浸泡在含有1.5-2. 5% (重量比)的食盐水溶液中浸泡4-8小时后,捞出浙尽盐水溶液,以起到调味、驱虫和护色效果;食盐水溶液量至少浸没玉米; (3)蒸煮将经过浸泡后浙尽盐水溶液的玉米,放入带有盖的夹层蒸煮锅内,加入含有O.05-0. 15% (重量比)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溶液,加入量按玉米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溶量为1:0.5-1.0 (重量比)的比例加入,密闭锅盖,不设锅内压力,经夹层通入蒸汽加热煮沸2-4小时; (4)保温发酵经加热煮沸2-4小时后,调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保持在650C _85°C,保温20-36小时,进行保温发酵后,再加大夹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升至900C _100°C,继续加热使锅内水液收尽,出锅; (5)干化将发酵好的玉米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或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干燥2-3天; (6)包装经干化的发酵玉米采用隔氧、隔湿性能良好的包装材料,抽真空密封后,置入100°C沸水中杀菌60分钟,即得黑玉米食品。其中上述所述的黄或白色鲜嫩玉米,是指黄色或白色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普通玉米的任何一种。L-半胱氨酸盐酸盐,为一种含有硫基氨基酸,具有必需氨基酸的营养作用,是重要的营养素,半胱氨酸具有强还原性,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有抗氧化和防止非酶褐变作用,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和食品褐变,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应用,它还具有使玉米增香的重要作用,据学者研究在玉米食品中加半胱氨酸可使玉米香增加10-40倍(李梦琴,乔明武2010)。半胱氨酸盐酸盐水溶性好,在本专利技术中一是起到抗氧、防褐变的良好作用,同时又起到产品增香的有益效果。甜玉米(sweet corn)在我国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甜玉米研究和开发的国家,1968年北京农业大学(即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首次育成“北京白砂糖”甜玉米品种,目前,通过引种和育种,已拥有数量众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归类为普通甜玉米(含糖量约8%)、超甜玉米(含糖量20%以上)和加强甜玉米(含糖量在12-16%),是目前生产中甜玉米主要的三类。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植株较矮,分蘖力较强,果穗包叶上有旗叶,子粒淡黄或乳白色,胚较大,乳熟期子实柔嫩、味美,富含水溶性多糖、维生素A、维生素C、脂肪和蛋白质。甜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利用率高、适口性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型玉米,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优质特性,是一种兼具休闲型与保健型的现代食品,具有甜、粘、嫩、香的特点,著有“水果玉米”、“蔬菜玉米”之称,以易于咀嚼和消化吸收快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煮熟以后可以长期保持原有风味,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青苞鲜售和加工兼用型玉米。甜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区别就是籽粒胚中的含糖量高,一般含糖量达10% 20%,甚至更高,是普通玉米含糖量的I 4倍,有些品种比西瓜、甜瓜还甜,其糖分主要是蔗糖和还原糖。由于甜度高,一可以鲜食,二可作蔬菜食用,三可作食品罐头。其中甜玉米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普通玉米和糯玉米高23. 2%和12. 7%,在氨基酸组分中,以赖氨酸、色氨酸的含量较高,比普通玉米高2倍以上,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则分别比普通玉米和糯玉米高出23. 5%和6. 6%,且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较为平衡;蛋白质含量达到13%以上,以水溶性蛋白为主,粗脂肪含量达9. 9%,比普通玉米高出I倍左右;葡萄糖、蔗糖、果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8倍,籽粒中富含VB1、VB2、VB5、VB6、VC、VE、胡萝卜素和18种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最高。玉米含有7种“抗衰剂”即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以起到降血压的功效。玉米中所含有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有利于延缓眼睛老化。“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玉米食品,其特征在于:将黄或白色鲜嫩玉米与含有0.05?0.15%(重量比)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溶液按1:0.5?1.0比例,放入带有盖的夹层蒸煮锅内,先经夹层通汽加热煮沸2?4小时后,再调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保持在65℃?85℃,保温20?36小时后,再加大夹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升高至90?100℃,继续加热使锅内水液收尽后,出锅,置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2?3天后,真空密封,置入100℃沸水中杀菌60分钟即得黑玉米食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玉米食品,其特征在于将黄或白色鲜嫩玉米与含有O. 05-0. 15% (重量比) 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水溶液按1:0. 5-1.0比例,放入带有盖的夹层蒸煮锅内,先经夹层通汽加热煮沸2-4小时后,再调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保持在65°C _85°C,保温20-36小时后,再加大夹层蒸汽通入量,使锅内温度升高至90-100°C,继续加热使锅内水液收尽后,出锅,置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2-3天后,真空密封,置入100°C沸水中杀菌60分钟即得黑玉米食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拣选选取籽粒中水分含量在65-70%已成熟的黄或白色鲜嫩玉米,清除苞叶, 掰掉秃尖,去掉虫蛀、霉烂、杂色、籽粒排列不紧密和过熟或过嫩的玉米棒子,用手工或机械去除花丝,在流水中冲洗干净,捞出浙尽水分;(2)浸泡将冲洗干净并浙尽水分后的玉米浸泡在含有1.5-2. 5% (重量比)的食盐水溶液中浸泡4-8小时后,捞出浙尽盐水溶液,以起到调味、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昌张志年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