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392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培植与环境保护的交叉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植物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污泥的环保处理,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泥改性植物培养基质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植物培养基质,实现多种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具体来说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基质,所述的植物培养基质是以生活污泥为基础原料,配以炉渣、蚯蚓粪便混合而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比例为蚯蚓粪便0.5~5份,污泥30~75份,炉渣25~50份,所述污泥以干物质量计算。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植物培养用基质具有稳定的团粒及多孔隙结构(总孔隙率在52-85%之间,通气空隙与持水空隙即气水比在0.2-0.5之间),以及很高的矿质营养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培植与环境保护的交叉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工作的延续,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费用昂贵。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传统的污泥处理工艺处理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20% 50%。目前常用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农业和园林绿化用等。采用填埋的方式不仅占用大量的耕地 ,而且往往因没有预先脱水,污泥很容易堵塞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管道,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堆积发酵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并散发恶臭,甲烷是易燃易爆气体,导致二次污染和垃圾填埋场的安全隐患。焚烧是污泥彻底无害化、最大程度减量化的措施,但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且成本高昂。城市污泥富含有机质,原本是较好的农业肥料,氮、磷、钾含量远高于农家肥,但其中含有寄生虫和病菌等,而在我国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泥未经任何无害化处理处理直接农用的约占60%以上。由于污泥养分活化度高,在水湿条件下极易出现养分流失,进入地表和地下径流导致严重的二次环境污染,不仅对我国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违背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目标。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培养基质,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培养基质是以生活污泥为基础原料,配以炉渣、蚯蚓粪便混合而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比例为蚯蚓粪便0.5~5份,污泥30~75份,炉渣25~50份,所述污泥以干物质量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植物培养基质,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培养基质是以生活污泥为基础原料,配以炉渣、蚯蚓粪便混合而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比例为蚯蚓粪便0. 5飞份,污泥3(T75份,炉渣25 50份,所述污泥以干物质量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基质,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培养基质中还包含有黏土,黏土的重量份为25份以下。3.ー种植物培养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培养基质是以生活污泥为基础原料,配以炉渣、蚯蚓粪便混合而成,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比例为蚯蚓粪便0. 5飞份,污泥3(T75份,炉渣25 50份,所述污泥以干物质量计算,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采集一定质量的含水污泥,去除水分后,称重,计算污泥干物质量在含水污泥中的重量百分比; 将收集到的污泥进行称重;井根据污泥干物质量在含水污泥中的重量百分比计算其中所含的以干物质量计算的污泥重量; 然后按照组分比称取适量的炉渣,将炉渣依次通过干燥,破碎处理,至直径为5mm以下的干燥颗粒; 将污泥与炉渣按照组分比充分搅拌混匀,经12(T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伟徐婷王旭雯韩华杨赵伯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