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立机的下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131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时不会粘住素子的组立机的下压装置,它包括下压杆(4),下压杆(4)一端设有压头(5),其特征是下压杆(4)轴心处设有通孔(7),压头(5)中心设有与通孔(7)贯通的阶梯孔(8),顶杆(2)上设有阻挡块(6)并安装在通孔(7)内,顶杆(2)一端伸出压头(5)外,由阻挡块(6)通过阶梯孔(8)限位,顶杆(2)另一端设有与顶杆(2)间隙配合并安装在下压杆(4)上的压盖(1),压盖(1)与阻挡块(6)之间设有套装在顶杆(2)上的弹簧(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产品能顺利被压入指定位置,下压装置复位时不会粘住素子使素子被上提,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设备整体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组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组立机的下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中,素子卷绕完成后需放入制备好的电解液中浸溃,然后通过组立机套上胶塞,并封装在铝壳里,最后在全自动套管机上进行套管,制备成电容器。下压装置是组立机上重要的装置之一,通过下压装置下压运动能使素子与胶塞之间紧密配合,现有的下压装置底部为实心,下压装置与素子的接触面为整个底面,由于素子浸溃有电解液,因此,下压装置复位时容易粘住素子使素子被上提,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出现掉料的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需在下压装置下部包塑料或布,其严重影响整体美观,也不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时不会粘住素子的组立机的下压装置。本技术是采用 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组立机的下压装置,它包括下压杆,下压杆一端设有压头,下压杆轴心处设有通孔,压头中心设有与通孔贯通的阶梯孔,顶杆上设有阻挡块并安装在通孔内,顶杆一端伸出压头外,由阻挡块通过阶梯孔限位,顶杆另一端设有与顶杆间隙配合并安装在下压杆上的压盖,压盖与阻挡块之间设有套装在顶杆上的弹簧。本技术下压杆上设有螺孔,螺钉通过螺孔将压盖连接在下压杆上。本技术下压杆与压盖之间螺纹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产品能顺利被压入指定位置,下压装置复位时不会粘住素子使素子被上提,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设备整体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可知,压头5底面为实心,其与素子的接触面为整个底面,复位时容易粘住素子使素子被上提,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出现掉料的现象。实施例1 :由图2可知,一种组立机的下压装置,它包括下压杆4,下压杆4 一端设有压头5,下压杆4轴心处设有通孔7,压头5中心设有与通孔7贯通的阶梯孔8,顶杆2上设有阻挡块6并安装在通孔7内,顶杆2 —端伸出压头5外,由阻挡块6通过阶梯孔8限位,顶杆2另一端设有与顶杆2间隙配合并安装在下压杆4上的压盖1,压盖I与阻挡块6之间设有套装在顶杆2上的弹簧3。本技术下压杆4上设有螺孔9,螺钉通过螺孔9将压盖I连接在下压杆4上。本技术下压时,弹簧3压缩,顶杆2缩回阶梯孔8内,使压头5与素子面接触,上提时顶杆2在弹簧3的作用下伸出,由顶杆2顶住素子,顶杆2与素子点接触,不会粘住素子使素子被上提,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设备整体美观。实施例2:本技术下 压杆4与压盖I之间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立机的下压装置,它包括下压杆(4),下压杆(4)一端设有压头(5),其特征是下压杆(4)轴心处设有通孔(7),压头(5)中心设有与通孔(7)贯通的阶梯孔(8),顶杆(2)上设有阻挡块(6)并安装在通孔(7)内,顶杆(2)一端伸出压头(5)外,由阻挡块(6)通过阶梯孔(8)限位,顶杆(2)另一端设有与顶杆(2)间隙配合并安装在下压杆(4)上的压盖(1),压盖(1)与阻挡块(6)之间设有套装在顶杆(2)上的弹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立机的下压装置,它包括下压杆(4),下压杆(4) 一端设有压头(5),其特征是下压杆(4)轴心处设有通孔(7),压头(5)中心设有与通孔(7)贯通的阶梯孔(8),顶杆(2)上设有阻挡块(6)并安装在通孔(7)内,顶杆⑵一端伸出压头(5)外,由阻挡块(6)通过阶梯孔(8)限位,顶杆(2)另一端设有与顶杆(2)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浩然艾立华赵新国谢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