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楚杰专利>正文

一种荔枝贮藏、运输保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01 阅读:4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荔枝贮藏、运输保鲜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为8成的荔枝,鲜果经低温运输、选果,放入具有杀菌、降解农药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对果实作漂洗和杀菌,再做进一步人工分捡后送入超声波清洗水槽并伴随高温热处理进一步清洗、杀虫灭菌,然后进行冷处理再进入隔离间进行气体处理,完成气体处理后进入喷涂保鲜剂工序,然后包装进入冷库作低温贮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半机械化操作,保证了好果率、为延长保鲜期提供了保障;多次、多方式的清洗,彻底清杀了果实表面的泥尘、病菌和害虫,有效延长了保鲜期,保鲜期达40~50天以上,好果率达90%以上,为国内荔枝大规模出口提供了条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荔枝贮藏、运输保鲜方法
本专利技术及一种新鲜水果的贮藏、运输保鲜方法,特别是指一种针对刚采摘荔枝的贮藏、运输保鲜方法。
技术介绍
荔枝是难以保鲜的亚热带水果,特别在常温下保鲜更难,一般在常温下虽能存放1~3天但色泽衰败、口感不佳。目前荔枝保鲜的方法主要有国内的常规冷处理法,即采摘后用低温液相杀菌剂(冰水)浸泡清洗并加保鲜剂然后包装、冷藏的方法,但出冷库上架后最多也只能存放约一天;另一种方法是先采用热处理,即用100℃左右的蒸汽蒸杀害虫、细菌,再进行冷处理,出库后的保鲜期与前述相同;还有一种保鲜方法是采摘后运到加工厂用专门的硫熏机处理,即利用燃烧硫磺产生的SO2气体杀灭细菌和害虫并切断鲜果中的部分活性酶的硫基,降低其呼吸强度,但加工过程易造成污染且硫熏浓度不易掌握,浓度低起不到杀菌作用,浓度高又使果皮变色、果肉变味,且硫熏后如放置5天以上还必须冷藏,出库上架期也难以超过两天。中国ZL99116038.X号专利《荔枝贮运保鲜方法》公开了一种保鲜方法:采摘八成熟的荔枝,筛除烂、裂、受损及有病虫害果后,用含氯0.1%的杀菌剂清洗并杀菌,后用药剂作保鲜处理,晾干包装后进行冷处理,降温到10℃以下于3~5℃贮藏,其包装采用防雾保鲜膜,上架销售时不打开包装,该专利亦存在显而易见的弊端。中国ZL00105153.9号专利申请《一种荔枝综合物理绿色保鲜方法》公开的保鲜程序为去枝采摘、鲜果冷藏运输、杀虫灭菌、保温箱包装、速冻保质、冷冻贮藏保鲜、冷冻链运输、销售保鲜、微波解冻还原保鲜,其具体操作方式为采用90~100℃热水浸泡2~10秒钟或用热蒸气熏10~60秒进行杀虫灭菌,然后即用配制的1~10℃冷液浸果、晾干,再放入零下20~28℃冷库贮藏,上架时需微波解冻。该专利申请综合了前述现有技术,但低温冷冻对耐寒力极差的岭南佳果品质存在较大的破坏,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机械化规范操作为基础的采摘、鲜果低温运输、杀虫灭菌、涂膜、包装、入库冷藏、销售一条龙成套技术,使鲜果保质-->期达到40~50天以上、开封上架保质期达到3~5天的荔枝贮藏、运输保鲜方法。根据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荔枝贮藏、运输保鲜方法,该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为8成的荔枝,鲜果经低温运输、选果、清洗及杀虫灭菌、包装冷藏、入出库、上架销售,其中低温运输过程的温度为10~20℃;进厂后先对荔枝进行简单地筛选,除去烂、裂、受损及有病虫害果,再放入具有杀菌、降解农药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对果实作漂洗和杀菌;清洗后的荔枝进入输送带作进一步分捡;分捡后的荔枝送入超声波清洗水槽进一步清洗、杀虫灭菌;超声波清洗后荔枝随输送带进入冷处理间进行冷处理,再进入隔离间进行气体处理;完成气体处理后进入保鲜处理工序,然后进行包装进入冷库作低温贮藏。所述的在臭氧水溶液中漂洗时的臭氧浓度为0.05~0.3mg/L,漂洗时间3~5分钟;漂洗后的进一步分捡是在经臭氧消毒后的封闭间进行;超声波清洗水槽清洗、冷处理、气体处理、保鲜处理及包装入库也均在相对封闭的独立间里进行。其中,超声波清洗伴随着热处理,超声波水槽中盛有40~80℃的热水,该热水为100~300PPM ClO2水溶液,清洗时间10~30秒,超声波强度为0.5~1KW/cm2;热处理后的冷处理包括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两道程序,即经超声波清洗后的荔枝先在7~10℃的空气中冷却1~5分钟,然后在0~7℃的水中浸泡10~40分钟,出水后经输送带上的海绵滚筒吸干水分进入气体处理间;气体处理是指荔枝裸露在2~4℃的臭氧气体环境20~90分钟时间;保鲜处理包括向输送带上的荔枝喷保鲜药及对喷药后的荔枝表面进行风干,其后用0.04~0.05毫米厚度的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另外,前述的整个生产过程用水及生产车间均经臭氧消毒杀菌处理。由于实现了半机械化操作,使荔枝果在整个保鲜处理过程中受到的损伤降到了最低程度,保证了好果率、为延长保鲜期提供了保障;多次、多方式的清洗,最大限度地清洁了荔枝果的表面,较为彻底地清除了附着在凹凸不平的果实表面的泥土、灰尘、病菌和害虫,有效地延长了保鲜期。经实践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的荔枝果保鲜期达40~50天以上,好果率达90%以上,开封上架后的保鲜期达3~5天,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长途海运,并已于2002年成功实现了海、空运输出口到欧美等国家,为国内荔枝实现大规模出口提供了条件。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工序流程图。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是用物理方法进行综合保鲜处理,整个流程没有使用农药,只辅以使用天然保鲜剂。首先,为了满足出口检疫对农药残留、无病虫害的要求,果园按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定点,果园生产管理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执行,以确保生产出优质无病虫害的果实、减少果实蛀虫率,降低农药残留,打好荔枝贮藏保鲜的基础。用于长期贮藏及运输的荔枝,采摘时应以八成熟为宜,这时的果实已基本发育完全,达到食用阶段且果皮色泽基本达到最佳状态,但尚未进入果实衰老阶段,较为耐贮藏,在贮藏期还可继续成熟,贮藏后期其风味甚至可能比贮藏初期更好。七成熟的果实虽耐贮藏,但色泽和风味都较差;九成熟的已过熟不宜用于贮藏,应立即销售。采摘后的荔枝应立即由车厢温度为10~20℃的冷藏车运送到加工厂,采用冷藏车的目的是使运输过程成为整个保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即预冷过程。入厂后先简单地筛选除去烂、裂、受损及有病虫害的果实,再放入具有杀菌、降解农药功效的、浓度为0.05mg~0.3/L的臭氧水溶液中对果实作漂洗和初步杀菌处理;清洗后的荔枝进入经臭氧消毒的、隔离输送带间作进一步全面分捡。分捡后的荔枝送入同样经室内消毒的超声波清洗水槽隔离间进一步清洗、杀虫灭菌,该工序的特点是水槽中的水为40~80℃的ClO2水溶液,实为热处理与超声波清洗的复合工序。超声波清洗水槽采用本专利技术人拥有的、已授权的中国ZL01256298.X号专利公开的《一种水果蔬菜清洗、保鲜设备》,该机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由于输送带传送速度低,被清洗果蔬处于相对静止中,因此超声波往返共振、形成驻波,使超声波空化现象所带来的清洗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清洗效率高,水果蔬菜表面洁净度高,水果蔬菜无损伤并经多次反复杀菌消毒,大幅度延长了果蔬保鲜期。超声波清洗后荔枝随输送带进入已经室内臭氧消毒的冷处理间进行较深程度的冷处理,再进入隔离间进行气体处理;完成气体处理后进入保鲜处理工序,然后进行包装进入冷库作低温贮藏,最后根据销售情况出库、运输、上架、被消费者购买,完成了整个保鲜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荔枝贮藏、运输保鲜方法,该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为8成的荔枝,鲜果经低温运输、选果、清洗及杀虫灭菌、包装冷藏、入出库、上架销售,其特征是低温运输过程的温度为10~20℃;进厂后先简单筛选除去烂、裂、受损及有病虫害果,再放入具有杀菌、降解农药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对果实作漂洗和杀菌;清洗后的荔枝进入输送带作进一步分捡;分捡后的荔枝送入超声波清洗水槽进一步清洗、杀虫灭菌;超声波清洗后荔枝随输送带进入冷处理间进行冷处理,再进入隔离间进行气体处理;完成气体处理后进入喷涂保鲜 剂工序,然后进行包装进入冷库作低温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荔枝贮藏、运输保鲜方法,该方法包括于晴天清晨采摘成熟度为8成的荔枝,鲜果经低温运输、选果、清洗及杀虫灭菌、包装冷藏、入出库、上架销售,其特征是低温运输过程的温度为10~20℃;进厂后先简单筛选除去烂、裂、受损及有病虫害果,再放入具有杀菌、降解农药功效的臭氧水溶液中对果实作漂洗和杀菌;清洗后的荔枝进入输送带作进一步分捡;分捡后的荔枝送入超声波清洗水槽进一步清洗、杀虫灭菌;超声波清洗后荔枝随输送带进入冷处理间进行冷处理,再进入隔离间进行气体处理;完成气体处理后进入喷涂保鲜剂工序,然后进行包装进入冷库作低温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臭氧水溶液的臭氧浓度为0.05~0.3mg/L,漂洗时间3~5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进一步分捡是在经臭氧消毒后的封闭间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超声波清洗水槽清洗、冷处理、气体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楚杰
申请(专利权)人:钟楚杰惠州市荔枝专业技术协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