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手动变速器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773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其包括:转轴,其被设置在前进挡拨叉的附近;倒挡辅助凸轮,其与前进挡拨叉相连且其内部具有中空的曲线轮廓,并且曲线轮廓被构造成能在档位拨头逐渐挂入其内时拨动前进挡拨叉以使得后者先逐渐挂入借用挡位再逐渐脱离借用挡位;选换挡摇臂,其装设在转轴上,并且选换挡摇臂上至少设置有R挡拨头以及与其协同工作的借用挡拨头,其中借用挡拨头能被挂入曲线轮廓内以便按照该曲线轮廓进行运动。它还涉及装设有该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的手动变速器和汽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挂入倒挡时输入轴与输出轴转速的不协调性,易于倒挡挂入并解决挂倒挡打齿、摩擦异响及零部件受损等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同步机构,尤其涉及ー种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手动变速器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伴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其中经济型轿车占有相当大比例。由于手动变速器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其使用范围相当广泛,针对手动变速器而在操纵便捷性以及噪音控制方面的技术改进也日渐涌现。然而,由于手动变速器倒挡机构通常采用直齿惰轮传动形式,并且没有类似于前进挡中的同步机构,因此如果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上直齿轮还在转动时强行挂入倒挡惰轮,就会出现倒挡打齿而产生摩擦异响现象。在著名的全球性市场资讯公司JDP0WER的相关评定中,以上问题在所统计的涉及手动变速器的各类抱怨中占比较高。由于受限于发动机前仓空间和变速箱架构的影响,因此无法改变变速箱的轴向尺寸,不能単独再増加用于倒挡的同步机构。如此,在不改变现有变速箱基本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彻底地解决以上问题是存在相当难度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其目的还在于提供装设有该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的手动变速器和汽车,从而能够成功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所述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包括转轴,其被设置在前进挡拨叉的附近;倒挡辅助凸轮,其与所述前进挡拨叉相连并且其内部具有中空的曲线轮廓,并且所述曲线轮廓被构造成能在档位拨头逐渐挂入其内时拨动所述前进挡拨叉以使得后者先逐渐挂入借用挡位再逐渐脱离借用挡位;以及选换挡摇臂,其装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且所述选换挡摇臂上至少设置有R挡拨头以及与该R挡拨头协同工作的借用挡拨头,其中所述借用挡拨头能被挂入所述曲线轮廓内以便按照该曲线轮廓进行运动。在上述的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中,优选地,所述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还包括弾性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倒挡辅助凸轮上用以在所述借用挡拨头挂入所述曲线轮廓内时使所述借用挡拨头紧贴于该曲线轮廓。在上述的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是弹簧。在上述的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中,优选地,所述选换挡摇臂上还设置有与汽车挡位操作相关的多个挡位拨头。ー种手动变速器,所述手动变速器上装设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装设有上述的手动变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进行巧妙的结构设计,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能够借助于现有的前进挡同步器而在挂倒挡操作时产生同步效果,即实现在倒挡挂入过程中输入轴与输出轴上直齿轮的转速协调同步以便于倒挡挂入,从而可以显著地改善在倒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打齿及摩擦异响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借用原有的同步器结构的方式来针对拨叉和选换挡摇臂等部件进行了创新设计,其整体改动小、制造成本低且易于安装实施,并且完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手动变速器。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或流程,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图中所示为处于空挡状态下。图3是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图中所示为处于倒挡半同步状态下。图4是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图中所示为处于完全挂入倒挡R状态下。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的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的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以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请參阅图1,在该图中示意性地提供了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视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要显示出了该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中的前进挡拨叉1、倒挡辅助凸轮2、转轴3、选换挡摇臂4、借用挡拨头5、R挡拨头6和弾性部件7,以下将针对这些部件的构造、连接关系及其工作方式等进行详细说明。倒挡辅助凸轮2是本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它被设置成与前进挡拨叉I相连接,并且在该倒挡辅助凸轮2的内部设有中空的曲线轮廓,通过该曲线轮廓的造型能够使得在档位拨头逐渐挂入其内时拨动前进挡拨叉I,从而促使前进挡拨叉I先逐渐挂入借用挡位,然后再逐渐脱离借用挡位,关于这一工作过程请參考随后的进ー步描述。此外,为了在档位拨头挂入上述曲线轮廓内时保证能够使得档位拨头紧贴于该曲线轮廓,在倒挡辅助凸轮2上还专门设置有弾性部件7。通常,这样的弾性部件7可以采用弹簧装置来实现,当然在本技术中也允许使用能够实现以上功能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装置。对于转轴3,它被设置在前进挡拨叉I的附近并且其上装设有选换挡摇臂4。如图1所示,在选换挡摇臂4上设置有借用挡拨头5和R挡拨头6,二者在使用过程中是协同エ作的,并且能将借用挡拨头5挂入倒挡辅助凸轮2的曲线轮廓内,从而使得该借用挡拨头5受到该曲线轮廓的外形约束而依照其进行运动。在优选情形下,还可以进ー步地将与汽车挡位操作相关的各种挡位拨头设置在上述的选换挡摇臂4上。通过,以上巧妙地布置以上各种组成部件,能够使得本技术的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与手动变速器的主体结构有效地整合成为一体,整体结构紧凑、使用非常方便可靠。下面将结合參考图2、3和4来说明本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的基本工作原理。首先,如图2所示,当手动变速器刚挂入倒挡R吋,R挡拨头6被拨入倒挡,而借用挡拨头5同时被拨入倒挡辅助凸轮2的曲线轮廓中,此时借用的前进挡还处于空挡位置中,而借用挡拨头5位于该曲线轮廓上的一个极限位置中。然后,如图3所示,随着倒挡R逐渐挂入,借用挡拨头5沿着倒挡辅助凸轮2的曲线轮廓拨动借用的前进挡拨叉I逐渐挂入挡位,前进挡拨叉I的运动方向如图3中箭头符号B所示,此时即处于倒挡半同步状态下。随后,继续挂入倒挡R,当借用挡拨头5越过该曲线轮廓的顶点后,将会拨动借用的前进挡拨叉I方向移动,从而分离借用的前进挡并且最终完全挂入倒挡R,这正如图4中所示,在该图中以箭头符号C示出了前进挡拨叉I的运动方向。此时借用挡已经完全分离,而借用挡拨头5则位于倒挡辅助凸轮2的曲线轮廓上的另ー极限位置中。在采用本技术所完成的上述倒挡半同步过程中,成功实现了倒挡过程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同步,因此即便出现用户误操作的情况也能容易挂入倒挡。例如,用户在没有完全踩下离合器就挂倒挡、或者发动机转速过高而快速踩下离合器后快速挂倒挡(车刹住)吋,由于此时变速器输入轴还在转动,挂入倒挡则输入轴转速会快速被同步为零,所以会很容易地挂入倒挡;或者,对于车辆还在往前运动尚未停稳时就踩离合挂倒挡的误操作,由于变速器输入轴、输出轴在此情况下均在转动,因此在倒挡时采用较高挡位进行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包括:转轴,其被设置在前进挡拨叉的附近;倒挡辅助凸轮,其与所述前进挡拨叉相连并且其内部具有中空的曲线轮廓,并且所述曲线轮廓被构造成能在档位拨头逐渐挂入其内时拨动所述前进挡拨叉以使得后者先逐渐挂入借用挡位再逐渐脱离借用挡位;以及选换挡摇臂,其装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且所述选换挡摇臂上至少设置有R挡拨头以及与该R挡拨头协同工作的借用挡拨头,其中所述借用挡拨头能被挂入所述曲线轮廓内以便按照该曲线轮廓进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包括: 转轴,其被设置在前进挡拨叉的附近; 倒挡辅助凸轮,其与所述前进挡拨叉相连并且其内部具有中空的曲线轮廓,并且所述曲线轮廓被构造成能在档位拨头逐渐挂入其内时拨动所述前进挡拨叉以使得后者先逐渐挂入借用挡位再逐渐脱离借用挡位;以及 选换挡摇臂,其装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且所述选换挡摇臂上至少设置有R挡拨头以及与该R挡拨头协同工作的借用挡拨头,其中所述借用挡拨头能被挂入所述曲线轮廓内以便按照该曲线轮廓进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倒挡半同步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任林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