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桁架上设有地板支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桁架上设有地板支架的混凝 土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行业对于多层建筑物的施工,大都采用设有桁架的叠合式混凝土楼 层板,该楼层板由于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低的优点,越来越被建筑行业所广泛应用。 但是,它在实际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传统桁架骨架的设计高度不尽合理,当第一板 体I和第二板体11相互叠合形成叠合式楼板时,整个桁架骨架则全部被包容在第一板体I 和第二板体11内,因此,在后期施工时需在叠合式楼板上另外安装框架来支撑地板,并且 还需另外设置铺设电缆、网线和管道等所用的空间。由此,传统技术不仅使得后期安装工作 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不便和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桁架上设有地板支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它利用桁 架骨架的加高部分来支撑和安装框架和地板,并利用地板下部的空间来铺设电缆、网线和 管道等,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后期安装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桁架上设有地板支架的混凝土叠 合楼板,它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桁架上设有地板支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它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11),第二板体(11)位于第一板体(1)的上部,第一板体(1)内设有第一钢筋骨架(2),第二板体(11)内设有第二钢筋骨架(12),至少一个桁架骨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11)上,其特征在于:桁架骨架下部设置在第一板体(1)内、中部设置在第二板体(11)内、上部设置在第二板体(11)顶端面的上部,桁架骨架顶端上安装框架(21),地板(22)安装在框架(21)上,地板(22)与第二板体(11)之间有空间(23)。
【技术特征摘要】
1.桁架上设有地板支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它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11),第二板体(11)位于第一板体(I)的上部,第一板体(I)内设有第一钢筋骨架(2 ),第二板体(11)内设有第二钢筋骨架(12 ),至少一个桁架骨架分别设置在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11)上,其特征在于桁架骨架下部设置在第一板体(I)内、中部设置在第二板体(11)内、上部设置在第二板体(11)顶端面的上部,桁架骨架顶端上安装框架(21),地板(22)安装在框架(21)上,地板(22)与第二板体(11)之间有空间(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上设有地板支架的混凝土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桁架骨架由位于上部的呈金属管状的上弦臂(3)和位于下部平行设置的左下弦筋(3a)、右下弦筋(3b),以及分别呈波纹状的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组成,左支撑筋(3aa)和右支撑筋(3bb)的上端分别与上弦臂(3)连接,左支撑筋(3aa)的下端与左下弦筋(3a)连接,右支撑筋(3bb)的下端与右下弦筋(3b)连接,上弦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张树辉,崔静涛,杨友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