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重力补偿器及光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62421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磁浮重力补偿器,包括定子和动子,该动子通过磁力悬浮于该定子之上,该定子包括第一磁环、线圈环及第四磁环,该动子包括第二磁环及第三磁环,所述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线圈环、第三磁环、第四磁环依次由内向外同心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使用该磁浮重力补偿器的光刻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装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浮重力补偿器及使用该补偿器的光刻装置。
技术介绍
光刻设备是一种将掩模图案曝光成像到硅片上的设备,主要用于集成电路IC或其它微型器件的制造。光刻装置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步进光刻装置,掩模图案一次曝光成像在娃片的一个曝光区域,随后娃片相对于掩模移动,将下一个曝光区域移动到掩模图案和投影物镜下方,再一次将掩模图案曝光在硅片的另一曝光区域,重复这一过程直到硅片上所有曝光区域都拥有掩模图案的像;另一类是步进扫描光刻装置,在上述过程中,掩模图案不是一次曝光成像,而是通过投影光场的扫描移动成像。在掩模图案成像过程中,掩模与硅片同时相对于投影系统和投影光束移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光刻分辨率的不断增强,对光刻机特征线宽指标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当前,光刻机已经发展成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结合体,其中工件台、掩模台及其照明系统三个独立的世界分别进行减振。考虑微动模块,需要对承片台或承版台进行有效的减振,使其在曝光过程中免受其他系统的干扰。重力补偿器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结构,通过主被动减振技术,完成对承片台或承版台的调平调焦,使微动模块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部世界。专利US6337484B1公开了一种音圈电机和活塞推杆的重力补偿器。通过活塞底部的恒压室来补偿承片台或承版台的重力作用,通过音圈电机实时补偿垂向位移,达到主动减振效果。该方案对恒压室的气压要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径向气浮轴承和垂向气浮轴承的设计对活塞推杆的设计和加工工艺都提出很高的要求。所排出的压缩空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空气扰动也需要加装空气回收装置。传统重力补偿器主要采用空气恒压室提供静态重力补偿,采用音圈电机进行实时动态补偿,完成调平调焦;或者采用音圈电机直接作为垂向执行器来完成动静态重力补偿。前者由于采用气浮结构,其设计制造上有一定难度,且可能造成气流扰动,引起系统不稳定。后者电机发热过大,引起承片台或承版台热学性能,影响光刻精度。专利US006791443B2提出了一种磁浮重力补偿器。通过动定子之间的磁浮力产生悬浮力来补偿静态重力。动子上的线圈对定子上磁铁产生的磁场进行切割产生洛伦茨力,来进行动态补偿。该专利在动子上布置有磁铁和线圈,布置空间有限。需要产生足够大的磁浮力来平衡重力,对磁铁的布置产生一定难度。另外动子上的线圈会产生热量,直接传递到承片台或承版台,引起负载物的热膨胀,影响精度。因此,光刻设备中亟需要一种新的磁浮重力补偿器,既能克服气浮轴承所具有的不稳定的缺点,有能产生足够大的磁浮力来平衡重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磁浮重力补偿器及光刻装置,一方面能通过磁铁之间的磁力产生悬浮力,补偿重力作用,另一方面能通过线圈切割磁场产生洛伦茨力,进行主动补偿隔振。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磁浮重力补偿器,包括定子和动子,该动子通过磁力悬浮于该定子之上,该定子包括第一磁环、线圈环及第四磁环,该动子第二磁环及第三磁环,所述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线圈环、第三磁环、第四磁环依次由内向外同心设置。更进一步地,该第一磁环包括磁极方向相反的上半磁环和下半磁环,该第四磁环包括磁极方向相反的上半磁环和下半磁环。该第一磁环的上半磁环和第四磁环的上半磁环的磁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磁环的磁极方向与第一磁环的下半磁环磁极方向相反,所述第三磁环的磁极方向与第四磁环的下半磁环磁极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磁极方向是指在磁铁内部由S磁极指向N磁极的方向。更进一步地,该第一磁环、第四磁环及线圈环分别通过一支架与该定子固定,该第二磁环、第三磁环分别通过一支架与该动子固定。该支架由不导磁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该第一、第四磁环高度相同,该线圈环的高度小于第二磁环及第三磁环的高度。更进一步地,该线圈环及线圈支架均通过一冷却单元与该定子固定。该冷却单元为由高导热率材料制成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有若干水冷通路。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光刻装置,包括一照明单元,用于提供曝光光束;一掩模台,用于支撑一掩模;一工件台,用于支撑一基底并提供六自由度运动;一投影物镜,用于将掩模上图形按一定比例投射至基底;该工件台包括任一项如上文所述的磁浮重力补偿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重力补偿器,一方面通过磁铁之间的磁力产生悬浮力,补偿重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线圈切割磁场产生洛伦茨力,进行主动补偿隔振。动定子之间的水平向和垂向有较小的刚度,能起到很好的被动隔振效果。本专利技术磁浮重力补偿器的动子和定子之间的磁铁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产生悬浮力,以补偿重力作用,同时使动定子之间的悬浮刚度较小,起到被动隔振作用。水平向同样有较小的刚度,在水平向也有很好的被动隔振效果。水平向的磁力能保证动子保持平衡,起到垂向导向作用。动子上的磁铁产生径向磁通,定子上的线圈切割该磁场,产生洛伦茨力,进行主动补偿减振。由于线圈固定在定子上,使线圈产生的热量不直接传递到动子承载的负载物。线圈的高度要略小于动子上磁铁的高度,主要是使在磁场边缘处产生的洛伦茨力不至于波动过大。附图说明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浮重力补偿器一剖面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浮重力补偿器的磁力受力分析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浮重力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浮重力补偿器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浮重力补偿器所产生的悬浮力的仿真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浮重力补偿器所产生的悬浮刚度的仿真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浮重力补偿器所产生的水平向刚度的仿真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磁浮重力补偿器及应用该磁浮重力补偿器的光刻装置。然而,应当将本专利技术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方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理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此外,在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径向”一词主要指指向圆心或远离圆心的方向;“径向向内”一词主要指指向圆心的方向;“径向向外”一词主要指远离圆心的方向,“垂向” 一词主要指于重力相平行的方向。如图1所示,所示为重力补偿器的一剖面的示意图。该悬浮重力补偿器包括动子101和定子102。磁铁105a和105b通过磁铁支架103固定在动子101上。磁铁105c,105d通过磁铁支架103c固定在定子102上,105e, 105f通过磁铁支架103d固定在定子102上。线圈绕组104缠绕在线圈绕组支架107上,并通过冷却板106固定在定子102上。冷却板106结构上开有水冷通道。该磁浮重力补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磁铁,磁铁支架和线圈绕组支架均为环状。动子和定子磁铁的磁极方向均为径向。磁铁105a, 105b, 105c及105e磁极方向为径向向外,磁铁105d,105f的磁极方向为径向向内(参见图1、图2中磁铁内箭头所示)。 动定子之间磁铁的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浮重力补偿器,包括定子和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通过磁力悬浮于所述定子之上,所述定子包括第一磁环、线圈环及第四磁环,所述动子包括第二磁环及第三磁环,所述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线圈环、第三磁环、第四磁环依次由内向外同心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重力补偿器,包括定子和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通过磁力悬浮于所述定子之上,所述定子包括第一磁环、线圈环及第四磁环,所述动子包括第二磁环及第三磁环,所述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线圈环、第三磁环、第四磁环依次由内向外同心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重力补偿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磁环包括磁极方向相反的上半磁环和下半磁环,所述第四磁环包括磁极方向相反的上半磁环和下半磁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重力补偿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磁环的上半磁环和第四磁环的上半磁环的磁极方向相同。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磁浮重力补偿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磁环的磁极方向与第一磁环的下半磁环磁极方向相反,所述第三磁环的磁极方向与第四磁环的下半磁环磁极方向相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重力补偿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磁环、第四磁环及线圈环分别通过一支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陈庆生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