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919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烷偶联剂,含有和对苯二甲酸金属盐、硅烷偶联剂、硬脂酸和白炭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首先进行粉体的活化,即将对苯二甲酸金属盐粉体由表面亲水经活化剂硬脂酸处理后成为表面亲油。具体方法为将对苯二甲酸金属盐与硬脂酸共同加入搅拌釜(2000转/min)中的速度搅拌5min,停留活化15min。再加入白炭黑混合,以2000转/min速度搅拌10min,再匀速加入硅烷偶联剂,继续以2000转/min速度搅拌10min,得到成品。该硅烷偶联剂性能优良,与橡胶相容性好,可有效提高白炭黑等无机粉体与橡胶的相容性。具有抗硫化返元作用,可降低用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用硅烷偶联剂。
技术介绍
偶联剂是指能提高无机增强材料或填料与聚合物界面间结合力的化学物质,常用作无机粉体材料的表面改性剂。按化学结构分,偶联剂主要有硅烷类、钛酸酯类、含磷化合物类、胺类和络合物类。其中,硅烷偶联剂是现今品种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种。然而硅烷偶联剂大都存在一个问题,即硅烷偶联剂一般是透明液体,遇水或与潮气接触时会发生水解,给其运输、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各公司为解决这个问题,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方案。南京曙光化工集团就将双_( Y -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与炭黑以1:1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黑色固体偶联剂Si69C,用两份的用量替代Si69 —份的用量。该产品解决了Si69运输、称量不便的问题。但其在应用上有一定限制,即不适合用于浅色及有色制品。对苯二甲酸简称PTA,是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从对二甲苯制得,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公开号为CN128360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苯二甲酸稀土,通过将对、邻、间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皂化,再经稀土盐类取代,可做热稳定剂,也可用做偶联剂。然而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已经大跌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含有对苯二甲酸金属盐、硅烷偶联剂、硬脂酸与白炭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含有对苯ニ甲酸金属盐、硅烷偶联剂、硬脂酸与白炭mTfrr o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对苯ニ甲酸金属盐40-60份、硅烷偶联剂35-50份、硬脂酸1-3份、白炭黑3-1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所述对苯ニ甲酸金属盐优选对苯ニ甲酸钙、对苯ニ甲酸镁、对苯ニ甲酸锌、对苯ニ甲酸钾、对苯ニ甲酸钠、对苯ニ甲酸钡、对苯ニ甲酸铅、对苯ニ甲酸铝、对苯ニ甲酸铁中的ー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其特征是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是Y-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双-(Y-三こ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双(三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兰方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特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