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基因治疗通过运载目的基因到达靶细胞实现持续表达治疗性蛋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人类基因库的建立推动了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使其不仅在治疗遗传性先天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领域发挥优势,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普遍性疾病的治疗。大量的临床试验见证了其临床治疗的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用于人类的转基因产品被FDA批准,其原因为实现构建安全高效的转基因载体仍然难以实现。转基因载体主要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尽管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但其所具有的基因毒性和免疫毒性限制它的临床应用,使得目前基因治疗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癌症和单基因遗传病等。近些年安全可靠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 度上弥补了病毒载体的不足,将基因治疗拓展到对于一般性疾病治疗的应用领域。 非病毒转基因载体具有制备简单,无免疫反应和核酸携带量大等优势,尤其是其短期表达目的基因的特性,能够避免达到治疗目的后转载基因过度表达的负面后果。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壳聚糖,脂质体,聚乙烯亚胺(PEI),树枝状高聚物 (Dendrimer)等,通过静电作用与DNA复合形成纳米微球进行基因转染。其中,壳聚糖 (Chitosan)作为唯一的天然阳离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无细胞毒性,其所携带的氨基阳离子能够复合DNA形成纳米微球,因而应用于非病毒转基因载体并被广泛的研究。但转染效率较低,大量的研究都集中于对其改性以提高转染效率。聚乙烯亚胺 (PEI)是一种具有较高转染效率的阳离子聚合物,其单体为-CH2-CH2-NH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得巯基化聚乙烯亚胺和巯基化壳聚糖;将所述巯基化聚乙烯亚胺和巯基化壳聚糖进行氧化反应,形成二硫键,获得所述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巯基化聚乙烯亚胺和巯基化壳聚糖; 将所述巯基化聚乙烯亚胺和巯基化壳聚糖进行氧化反应,形成二硫键,获得所述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壳聚糖的分子量为5kDa IOOkDa,所述巯基化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800Da 1800D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聚乙烯亚胺的巯基与聚乙烯亚胺的摩尔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壳聚糖的巯基与壳聚糖的摩尔比为1:1 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聚乙烯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3- (2-吡基二硫)-丙酸酯反应,获得硫代聚乙烯亚胺; 向将所述硫代聚乙烯亚胺中加入还原剂还原,获得所述巯基化聚乙烯亚胺; 所述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丽,吕维加,潘浩波,岳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