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操纵器,具体涉及一种平旋式双路同步输出智能型船舶主机操纵器。
技术介绍
当前船舶主机操纵器基本为推拉式,单路输出,拱形结构。这类操纵器使用起来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视野差。由于采用拱形结构,拱形上正对操作者的弧面刻度较容易观察;而背对操作者的弧面刻度,则需要操作者跟随给定工况而调整操作姿势,不符合人机工程的要求。2、工况分辨率低。由于采用了拱形结构,受台面空间限制,其操作空间小于180度,每转动一度输出信号幅值变化较大,不利于工况的精确给定。3、与台面仪表不协调。当前主机控制台的发展趋势是将仪表嵌入台面,仅将表盘外露在台面上,控制台趋于平面化设计,操纵器的拱形结构突出台面,与仪表不协调。4、可靠性差。由于采用单路输出,一旦电位器或者信号转换模块故障则导致给定指令消失,造成主机“跑车”。5、调试不智能。目前主机操纵器的零度和满度主要依靠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整,调试过程不能智能,调整精度不高,并且零度和满度容易发生漂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平旋式双路同步输出智能型船舶主机操纵器,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旋式双路同步输出智能型船舶主机操纵器,其特征在于:带有盖板18的表盘2与操纵手轮8位于同一水平面,并通过二级减速保证表盘2与操纵手轮8同步同方向转动,表盘2通过紧定螺钉1固定在前齿轮4的悬臂轴上,操纵手轮8通过销钉9固定在后齿轮10的支撑轴上,前齿轮4和后齿轮10通过中间齿轮11衔接,并保证两者的转动方向一致,前齿轮4的内孔中设有双联电位器7的输出轴,并由第一螺钉5固定,双联电位器7外面的壳体通过第二螺钉6固定在主机操纵器壳体3上,主机操纵器壳体3上设有信号转换模块16,并有门型压板17固定,信号转换模块16对应一路双联电位器7的输出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旋式双路同步输出智能型船舶主机操纵器,其特征在于带有盖板18的表盘2与操纵手轮8位于同一水平面,并通过二级减速保证表盘2与操纵手轮8同步同方向转动,表盘2通过紧定螺钉I固定在前齿轮4的悬臂轴上,操纵手轮8通过销钉9固定在后齿轮10的支撑轴上,前齿轮4和后齿轮10通过中间齿轮11衔接,并保证两者的转动方向一致,前齿轮4的内孔中设有双联电位器7的输出轴,并由第一螺钉5固定,双联电位器7外面的壳体通过第二螺钉6固定在主机操纵器壳体3上,主机操纵器壳体3上设有信号转换模块16,并有门型压板17固定,信号转换模块16对应一路双联电位器7的输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旋式双路同步输出智能型船舶主机操纵器,其特征在于在后齿轮10底部悬臂处设有弹簧摩擦片14,弹簧摩擦片14成对固定在垫块15上,弹簧摩擦片14中部设有第三螺钉12和螺母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旋式双路同步输出智能型船舶主机操纵器,其特征在于表盘2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梁小光,刘宝兴,董朋,张元锋,柳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