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飞专利>正文

自发电双动力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159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1:37
一种自发电双动力摩托车。前轮组合与前轮支撑架连接,前轮支撑架与手把连接,手把通过轴承与车架连接,发动机、电机、电池和后轮组合与车架连接。传动链条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连接,前轮发电机与前轮制动盘连接,前制动偏心轮与前制动偏心轮轴和前制动蹄连接。前轮轴与前滚珠压紧螺母连接,后轮制动盘与后轮轴连接,后轮发电机与后轮制动盘连接,后轮轴与后滚珠压紧螺母连接,从动链轮与后制动鼓连接。后制动偏心轮与后制动偏心轮轴和后制动蹄连接,发动机分离轴承与发动机轴连接,电机分离轴承和电机离合器与电机轴连接,电机齿轮及轴通过电机离合器与电机轴连接,共用齿轮与共用齿轮轴连接,切换齿轮箱与车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电双动力摩托车
技术介绍
摩托车牵引附着性能较好,体积较小,机动灵活。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适 应山区的道路情况,山区道路平坦的路段较少,一般都有坡度,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大多数 路段不仅坡度大,而且坡程长,现有的摩托车运营成本较高,这主要是由于燃油的消耗量较 多引起的。山区的道路坡多坡大,固然是一个不利因素,但如果摩托车下坡时的动能能够得 到充分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摩托车的运营状况。改变目前摩托车单一动力,实现 其自身发电提供动力,是实现摩托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摩托车动力单一、运营成本较高的状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坡时可自行 发电提供动力、经济效益较高的自发电双动力摩托车。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前轮组合与前轮支撑架连接,前轮支撑架与手把连 接,轴承与车架连接,前轮制动操纵组合与前轮组合、手把和车架连接,手把与轴承连接。后 轮制动操纵组合与手把、车架和后轮组合连接,油箱与车架连接,发动机与车架连接,电机 与车架连接,电机电池电线与电机和电池连接,电池与车架连接。传动链条与主动链轮和从 动链轮连接,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发电双动力摩托车,包括前轮组合(1)、手把(5)、车架(9)、电机(10)、电池(12)、后轮组合(15)、前制动鼓(34);其特征是:前轮组合(1)与前轮支撑架(2)连接,前轮支撑架(2)与手把(5)连接,轴承(3)与车架(9)连接,前轮制动操纵组合(4)与前轮组合(1)、手把(5)和车架(9)连接,手把(5)与轴承(3)连接;后轮制动操纵组合(6)与手把(5)、车架(9)和后轮组合(15)连接,油箱(7)与车架(9)连接,发动机(8)与车架(9)连接,电机(10)与车架(9)连接,电机电池电线(11)与电机(10)和电池(12)连接,电池(12)与车架(9)连接;传动链条(13)与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双动力摩托车,包括前轮组合(I)、手把(5)、车架(9)、电机(10)、电池(12)、后轮组合(15)、前制动鼓(34);其特征是前轮组合(I)与前轮支撑架(2)连接,前轮支撑架(2)与手把(5)连接,轴承(3)与车架(9)连接,前轮制动操纵组合(4)与前轮组合(I)、手把(5)和车架(9)连接,手把(5)与轴承(3)连接;后轮制动操纵组合(6)与手把(5)、车架(9)和后轮组合(15)连接,油箱(7)与车架(9)连接,发动机⑶与车架(9) 连接,电机(10)与车架(9)连接,电机电池电线(11)与电机(10)和电池(12)连接,电池(12)与车架(9)连接;传动链条(13)与主动链轮(17)和从动链轮(53)连接,车座(14) 与车架(9)连接,后轮组合(15)与车架(9)连接,脚踏板(16)与车架(9)连接,主动链轮 (17)与传动链条(13)和共用齿轮¢3)连接,消音器(18)与发动机(8)和车架(9)连接, 前制动蹄轴(19)与前轮制动盘(20)连接;前轮制动盘(20)与前轮轴(32)连接,前轮滚珠轴承(21)与前滚珠压紧螺母(22)和前制动鼓(34)连接,前滚珠压紧螺母(22)与前轮滚珠轴承(21)和前轮轴(32)连接,前制动偏心轮轴(23)与前轮制动操纵组合(4)和前轮制动盘(20)连接,前发电主动齿轮(24)与前制动鼓(34)连接,发电机轴(25)与前轮发电机(27)连接;前轮发电机电线(26)与电池(12)和前轮发电机(27)连接,前轮发电机(27) 与前轮制动盘(20)连接,前轮发电机从动齿轮(28)与发电机轴(25)连接,前轮辐条(29) 与前制动鼓(34)连接,前制动偏心轮(30)与前制动偏心轮轴(23)和前制动蹄(33)连接, 前轮轴锁紧螺母(31)与前轮轴(32)连接;前轮轴(32)与前滚珠压紧螺母(22)连接,前制动蹄(33)与前制动蹄轴(19)连接,前制动鼓(34)与前轮滚珠轴承(21)连接,前轮轮辋及轮胎(35)与前轮辐条(29)连接,后轮制动拉杆(36)与后轮制动操纵组合(6)和后制动偏心轮轴(39)连接,后轮轮辋及轮胎(37)与后轮辐条(38)连接,后轮辐条(38)与后制动鼓(44)连接;后制动偏心轮轴(39)与后轮制动盘(41)和后制动偏心轮(5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飞
申请(专利权)人:许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