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工艺装配
,具体的说是。技术背景在铆压保持架带兜孔的轴承时,无固定铆合胎具,仅有一单点支承胎具,铆压时操作工将已组装好的待铆压轴承的铆钉逐一移至该单点支承胎具上,铆钉的另一端对准电铆窝进行铆压,该铆压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但铆压效率低,而且极易造成铆压废品,不能满足公司发展及客户的需要,急需需要设计一种新型胎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轴承组装用铆压胎具,铆压胎具位于保持架内,兜孔支撑部与铆钉支撑部连接,所述兜孔支撑部为球形,球形半径1.6-5mm,铆钉支撑部为圆柱形,半径2_6mm,高4_15mm。所述胎具其尺寸数据与保持架兜孔尺寸以及待铆压轴承铆钉头尺寸相匹配。轴承组装用铆压胎具的使用方法是选任一待铆压轴承的一片半保持架,将保持架带兜孔一面朝下,然后将与保持架铆钉孔数量一致的新型胎具逐一安装在保持架的铆钉孔上,这样整体胎具即组装完毕,铆压时将待铆压轴承放在这个整体胎具上一起旋转完成铆压。,其有益效果是能够达到铆压通用性强、操作简便,一次性定位,保证了铆合定位的准确性和受力均匀性,保证了轴承组装铆合外观质量好,消除了原铆合胎具稳定性不好等问题,铆合成功率达到了 100%,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3倍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轴承组装用铆压胎具组装工作原理图。图1附图标记如下1、保持架,2、铆压胎具,2.1、兜孔支撑部,2. 2、铆钉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轴承组装用铆压胎具,铆压胎具2位于保持架I内,兜孔支撑部2.1与铆钉支撑部2.2连接 ...
【技术保护点】
轴承组装用铆压胎具,铆压胎具(2)位于保持架(1)内,其特征是:兜孔支撑部(2.1)与铆钉支撑部(2.2)连接,所述兜孔支撑部(2.1)为球形,球形半径1.6?5mm,铆钉支撑部(2.2)为圆柱形,半径2?6mm,高4?15mm。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组装用铆压胎具,铆压胎具(2)位于保持架(I)内,其特征是兜孔支撑部(2.1)与铆钉支撑部(2. 2)连接,所述兜孔支撑部(2.1)为球形,球形半径1.6-5mm,铆钉支撑部(2. 2)为圆柱形,半径2_6mm,高4_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装用铆压胎具,其特征是所述铆压胎具(2)尺寸数据与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柳书敏,王曼,赵芳,王一多,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