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镁合金的加工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镁合金传统上被视为一种难以塑性变形、压力加工性能差的金属,变形镁合金加工工艺研究进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变形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差,采用传统的塑性加工技术难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变形镁合金主要通过挤压、轧制、锻造、冲压、弯曲、拉伸等塑性加工方法进行生产,其中型材、管材、棒材主要通过热挤压工艺生产,而板材主要通过热轧工艺来完成,传统的镁合金板带生产工艺采用板块式单片往复轧制铸锭热轧开坯或挤压开坯得到8-lOmm厚的板坯,剪切成1000-3000mm长的单片,再经过热轧、温轧工艺,中间须多次退火,最终得到所需厚度的板材,最后还需要对成品进行退火。这种生产工艺造成镁合金板带的生产工序长、生产节奏慢,严重制约镁合金板带的规模化生产,如以下几个专利日本专利2003-521863,公开的一种镁合金板带的热轧装置,具备一边使镁合金板带往复运动的同时进行轧制的轧机,和配置与上述轧机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个加热炉,由上述加热炉将镁合金加热到轧制温度,然后又进行轧制。使用该方法生产需要对镁板进行往复轧制和多次加热,影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制镁合金板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铸坯进行预处理,铸坯表面铣面,然后退火;b?将铸坯加热;c?将加热后的铸坯通过辊道上传输;d?铸坯经粗轧机粗轧;e?铸坯采用精轧机组精轧;f?将制成的镁板经卷取及卷取成卷,包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制镁合金板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铸坯进行预处理,铸坯表面铣面,然后退火; b将铸坯加热; c将加热后的铸坯通过辊道上传输; d铸坯经粗轧机粗轧; e铸坯采用精轧机组精轧; f将制成的镁板经卷取及卷取成卷,包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制镁合金板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铸坯预处理中的铸坯厚度为100 — 200mm,宽度为750— 900mm,长度为2000— 4000mm ;铸坯先进行铣面,铣削厚度小于等于1_,以去掉铸坯表面缺陷,然后在加热炉中进行预退火,退火加热温度为450— 500°C,保温时间为2 — 3min/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制镁合金板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铸坯加热是铸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00— 550°C,保温时间为1. 5—2. 5min/mm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制镁合金板带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王军生,赵坦,李广龙,原思宇,郭晓波,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