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用热轧中宽带钢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786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用热轧中宽带钢生产工艺,属冶金行业热连轧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括转炉、精炼、连铸、轧钢,终点成分:C≤0.05%,S≤0.013%,P≤0.015%,终点温度1630-1650℃,终渣碱度R≥3,大包氧位≤30ppm;精炼时间大于30分钟;连浇温度1545-1560℃,拉速1.5±0.05m/min;加热温度1100-1200℃,除鳞水压力>18MPa,精轧开轧温度850-880℃,终轧温度≥750℃,卷曲温度700±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避开热轧精轧两相区轧制,优化产品力学性能,以满足下道工序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用热轧中宽带钢生产工艺,属冶金行业热连轧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市场的竞争白日化,迫使钢铁厂必须研究新工艺、新技术以开发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抢占市场。尤其是生产薄规格冷轧用热轧带钢时,参照附图1,采取传统生产工艺,很容易出现两相区轧制,造成力学性能恶化,组织异常,同时下道工序进行冷轧生产时,晶粒尺寸偏细,晶粒度级别偏高,造成冷轧带钢偏硬,不仅给客户生产增加了困难,还影响其经济利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用热轧中宽带钢生产工艺,严格控制关键工艺参数,避开精轧两相区轧制,提高产品力学性能,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轧用热轧中宽带钢生产工艺,包括转炉、精炼、连铸、热轧, (1)转炉 终点成分质量百分比C彡O. 05%, S彡O. 013%,P彡O. 015%, 终点温度1630-1650°C,终渣碱度R彡3. 0,大包氧位彡30ppm (2)精炼 精炼时间大于30分钟; (3)连铸 连浇温度 1545-1560°C,拉速 I. 5±0· 05m/min ; (4)热轧 加热温度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轧用热轧中宽带钢生产工艺,包括转炉、精炼、连铸、热轧,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艺:(1)转炉:终点成分:质量百分比C≤0.05%,S≤0.013%,P≤0.015%,?终点温度1630?1650℃,终渣碱度R≥3.0,大包氧位≤30ppm;(2)精炼;精炼时间大于30分钟;(3)连铸:连浇温度1545?1560℃,拉速1.5±0.05m/min;(4)热轧;加热温度1100?1200℃,除鳞水压力>18MPa,精轧开轧温度850?880℃,终轧温度≥750℃,卷曲温度700±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伟李大亮伍永锐庞瑞勇华维张洪涛刘振东鞠伟孟红权郭建峰郭庆峰梁立国梁晓辉吴东方刘道献刘丹潘欣高霈昂孟丽高寒蕾王洪远张秀侠樊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