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5435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该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通过马达外设有圆柱形外壳以及内设有线圈,圆柱形外壳和线圈同轴心,圆柱形外壳、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均镀设有散热隔热奈米涂膜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引擎导热散热差、透光率低和养护复杂等技术问题,实现了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的导热散热性能优、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车内温度效果好、节省汽油等良好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热散热膜
,特别是涉及汽车导热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普通的汽车只有一台引擎,通过变速箱配合引擎实现不同的转速输出。汽车上所用的引擎功率越大,汽车的载重能力越高。由发动机动力特性可知,要使发动机工作时的燃油效率最高,必须要使发动机处在额定负荷率状态下。一个大功率发动机在轻载条件下的燃油效率要比重载时差。但是汽车的载重在实际中是不能永远保持在最佳重量上的,所以对于具有重载能力的单引擎汽车来说,其轻载时的能耗比同样载重的小引擎汽车要高。对于具有小功率引擎的单引擎汽车来说,虽然小功率引擎具有一定的超载能力,但是在小功率引擎超载的情况下,其燃油效率比同样载重的大功率引擎要差,相应地会造成更多的能耗。而且小功率引擎的超载能力有限,不能承担超出其额定负载太多的载重。因此希望能够出现一种既具有重载能力,又能够通过良好导热散热节省能耗的汽车。现如今引擎冷却风扇主要用于汽车引擎舱内的冷却工作,风扇通过直接向水冷冷凝片吹风的方式,将冷凝片上的热量带出引擎舱,提高引擎舱的整体散热效率,防止引擎过热导致的一系列机械故障以及可能带来的危险隐患,确保行车安全。传统的引擎冷却风扇为4-5档电阻式变速,可调速范围受限大,且没有监控/保护/信息反馈功能,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无法有效及时地向驾驶者提供当前风扇的状态信息,因此可能带来行车安全的隐患。且由于变档范围的限定,因此无法对风速实现智能精确调节。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控制方式具有精确地风速调节能力。它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只要带宽足够宽,任何模拟值都可以使用PWM进行编码。其优点在于从处理器到被控系统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无需进行数模转换。让信号保持为数字形式可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同时,通过数字方式控制模拟电路,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此外,许多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简称MC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已经在芯片上包含了PWM控制器,这使数字控制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总之,PWM技术既经济、节约空间、抗噪性能强,又能够更好地做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要求。预涂膜覆膜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技术,该技术实现了保护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生产的目的。预涂膜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有毒气体的会发污染,因此,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消除生产场地及产品贮存的火灾隐患;预涂膜产品没有有害残留物质,可广泛应用于书刊、食品、烟酒、药物、汽车零部件等的包装上,对消费者不构成潜在威胁;同时省去了黏合剂的调配、涂膜以及烘干等工艺环节,整个覆膜过程可以在几秒钟完成,能实现高速、高效、高质量覆膜。目前技术中,在现有的使用水冷散热引擎的车辆上,通常装设有一空气滤清器及一引擎散热单元。该空气滤清器设置于该车辆的包括引擎的动力模块内,其作用在于滤清该引擎所吸入空气中的杂质,确保引擎运作正常。而该引擎散热单元通常设置于该车辆的车头、该车辆的引擎的两侧,或该车辆的置物箱的两侧等等。该引擎散热单元主要是利用冷却水作为媒介,令散热水在引擎内预设的流道中流动带离引擎工作多余的热量,再传送至该引擎散热单元。该引擎散热单元包括一入水部、一出水部、多个连通该入水部及该出水部间的散热小管,及多个与所述散热小管固接的散热鳍片。上述的空气滤清器及引擎散热单元的构造组成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在该引擎散热单元中,较常见的散热形式有两种。一是将该引擎散热单元设于车头处,并另外设置一风扇将外部冷空气引进,对该引擎散热单元达到强制冷却。另一散热形式公开于台湾专利申请案号93130594号,该现有的引擎散热单元适用于一鞍座型车辆,且将该引擎散热单元设于该车辆的一排气管前管上方,并由该车辆的一曲柄轴带动一风扇对该引擎散热单元强制冷却。然而,将引擎散热单元设于车头会影响车头造型的设计。再者,该台湾第93130594号专利申请案还必须另外设置一罩盖包覆该引擎散热单元,以避免该引擎散热单元因接近地面在行驶中遭异物击中而损坏,也避免吸入地面扬起的灰尘,而累积在引擎散热单元上,造成散热效率的降低,如此一来将导致车辆的宽度增加,而且因为罩盖置于排气管上方,排气管的高热度可能造成安装于引擎散热单元附近的风扇和罩盖产生变形的疑虑。另一方面,利用该曲柄轴带动风扇,还会有损耗引擎效能的问题。与此同时,交流发电机工作时,其在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时会产生热量。同时,现有的汽车发电机的后盖采用散热孔结构,如果发动机距离发电机较近,则由于受到发动机室的热作用,发电机周围的温度会显着上升。另外,当发动机为隔声而封闭起来的时候,发电机周围的温度上升将更为剧烈。温度会对发电机性能产生影响,并且从而缩短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如上所述,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确实有必要寻求解决之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热散热性能优、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车内温度效果好、节省汽油的改进型的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该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由马达、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依次连接装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设有圆柱形外壳,马达内设有线圈;其中,圆柱形外壳和线圈同轴心,所述圆柱形外壳、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均镀设有散热隔热奈米涂膜层。其中,所述的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所述散热隔热奈米涂膜层的厚度在O. 25 O. 5mil 之间。其中,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所述马达内还可设有风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具有增强导热散热的涂膜具有以下优良效果1、延长发电机的使用期限;2、解决车辆在车身内太热难以入坐的问题和提高车辆的导热散热率的问题。3、节约汽油燃料,以及对汽车引擎的强大养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中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马达外设的圆柱形外壳;2为马达内设的线圈;3为轴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该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由马达、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依次连接装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设有圆柱形外壳,马达内设有线圈;其中,圆柱形外壳和线圈同轴心,所述圆柱形外壳、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均镀设有散热隔热奈米涂膜层。实施例2 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该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由马达、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依次连接装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设有圆柱形外壳,马达内设有线圈;其中,圆柱形外壳和线圈同轴心,所述圆柱形外壳、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均镀设有散热隔热奈米涂膜层,所述散热隔热奈米涂膜层的厚度在O. 25 O. 5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该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由马达、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依次连接装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设有圆柱形外壳,马达内设有线圈;其中,圆柱形外壳和线圈同轴心,所述圆柱形外壳、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均镀设有散热隔热奈米涂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该汽车引擎导热散热系统由马达、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器、整流桥、皮带轮和后盖依次连接装配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设有圆柱形外壳,马达内设有线圈;其中,圆柱形外壳和线圈同轴心,所述圆柱形外壳、驱动机架、定子、转子、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立清许康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方光电散热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