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755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包括外壳、电机和曲轴,曲轴装配于电机的转子上,压缩机的电机密封于外壳内,在电机两端的外壳内分别对称的设有由曲轴左右端部带动的第一压缩单元和第二压缩单元;所述曲轴由直线状的主轴和一对偏心轴套组成,所述偏心轴套以主轴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主轴的两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卧式压缩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卧式旋转压缩机,由于重心低,震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在冰箱、空调等应用系统中。卧式压缩机的电机定转子为平卧,转子在重力作用下,长期处于无支撑的悬臂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常常需要在曲轴a的另一端的电机转子b上增加平衡块c来配平,即便如此,还会造成启动或运转时,对主轴承d的侧端面造成一定的偏磨,噪音振动偏大,对压缩机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采用一对压缩单元对称的设置于压缩机电机的两端,利用两个压缩单元对称运行起到自动配平平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高电机效率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降低噪音振动的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为了实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包括外壳、电机和曲轴,曲轴装配于电机的转子上,压缩机的电机密封于外壳内,在电机两端的外壳内分别对称的设有由曲轴左右端部带动的第一压缩单元和第二压缩单元;所述第一压缩单元包括第一主轴承、第一气缸、第一滚子和第一副轴承,第一副轴承、第一气缸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主轴承上形成第一压缩工作腔,在第一压缩工作腔内第一滚子安装于曲轴的左端;所述第二压缩单元包括第二主轴承、 第二气缸、第二滚子和第二副轴承,第二副轴承、第二气缸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主轴承上形成第二压缩工作腔,在第二压缩工作腔内第二滚子安装于曲轴的右端;所述曲轴由直线状的主轴和一对分别与第一滚子、第二滚子配合的偏心轴套组成,所述偏心轴套以主轴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主轴的两端。优选的,所述偏心轴套采用销块或花键装配于主轴上。优选的,所述销块以主轴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的嵌入主轴的两侧。优选的,所述销块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优选的,所述偏心轴套与主轴装配处采用一对对称设置的销块连接。优选的,所述偏心轴套采用粉末冶金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卧式旋转压缩机,通过改变曲轴的装配结构,采用直线状的主轴和一对偏心轴套组成,利用对称原理,偏心轴套采用销块以主轴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的配合于主轴两端部,并在卧式压缩机电机两端部设置两个与曲轴两端偏心套配合的第一压缩单元和第二压缩单元,第一压缩单元和第二压缩单元对称运行,省去以往卧式压缩机中平衡块,又增加了压缩机的排量,同时避免了单侧压缩单元工作时电机无支点运行造成对主轴承偏磨,使压缩机运转平稳可靠,提高了电机效率、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了噪首振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卧式旋转压缩机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曲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曲轴的装配过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销块的侧面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销块的第一种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销块的第二种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如图2所不,包括外壳1、电机2和曲轴3,曲轴3 装配于电机2的转子上,压缩机的电机2密封于外壳I内,在电机2两端的外壳I内分别对称的设有由曲轴3左右端部带动的第一压缩单元4和第二压缩单元5 ;所述第一压缩单元4 包括第一主轴承40、第一气缸41、第一滚子42和第一副轴承43,第一副轴承43、第一气缸 41通过螺栓6固定于第一主轴承40上形成第一压缩工作腔44,在第一压缩工作腔44内第一滚子42安装于曲轴3的左端;所述第二压缩单元5包括第二主轴承50、第二气缸51、第二滚子52和第二副轴承53,第二副轴承53、第二气缸51通过螺栓6固定于第二主轴承50 上形成第二压缩工作腔54,·在第二压缩工作腔54内第二滚子52安装于曲轴3的右端;所述曲轴3由直线状的主轴30和一对分别与第一滚子42、第二滚子52配合的偏心轴套31组成,所述偏心轴套31采用粉末冶金制成并以主轴30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主轴30的两端,且偏心轴套31采用销块32装配于主轴30上。在曲轴3两端部的压缩单元和轴承配合段分别开设有轴向盲孔状态的轴向供油孔33。如图4至图7所示,销块32根据需要其截面可以设计为正方形或者为长方形,同时,为了主轴30扭矩受力均匀,销块32以主轴30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的嵌入主轴30的两侧。本技术通过改变曲轴的装配结构,采用直线状的主轴30和一对偏心轴套31 组成,将现有不规则的曲轴变化为两个零件,偏心轴套31采用粉末冶金制成,耐磨性好,易加工;装配时,主轴30外侧和偏心轴套31内侧开槽,用销块32锁紧,销块32高度略低于气缸的高度,使销块32不磨损压缩单元的主、副轴承平面。同时,参考卧式电机两端盖轴承固定的方法,利用对称原理,在电机两侧设计两个压缩单元对称运行,既增加了压缩机的排量,又避免了单侧泵体造成电机无支点运行,使压缩机运转平稳可靠。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供排气方式采用两组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对第一压缩单元4和第二压缩单元5供气和排气。装配过程中,先让第一压缩单元4的第一主轴承40与第一气缸41定心,电机2定 子热套于外壳I内,曲轴3的主轴30热套于电机转子上,带主轴30的电机转子(配间隙 规)穿过第一压缩单元4的第一主轴承40,然后将第一压缩单元4的第一主轴承40的外缘 三点焊接于外壳I上,接着装上偏心轴套31,装上销块32并定位销紧固定;接着,装滚子滑 片和第一副轴承43,完成密封连接第一压缩单元4 ;调好后,再装第二压缩单元的第二主轴 承,其余与正常生产工艺相同。装配时,如果难保证两端压缩单元泵体的105°间隙,可以增 加滚子外径的分档,每档O. 005X4,更换滚子外径大小来满足105°泵体径向的间隙,泵体 内部其他装配角度15°、195°、285°均可以有O. 01 O. 02的偏差。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 施范围,如供排气方式也可采用一组供气管和排气管,由第一压缩单元对工作介质进行第 一次压缩后,再由第二压缩单元进行二次压缩后排出;凡依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 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包括外壳、电机和曲轴,曲轴装配于电机的转子上,压缩机的电机密封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在电机两端的外壳内分别对称的设有由曲轴左右端部带动的第一压缩单元和第二压缩单元;所述第一压缩单元包括第一主轴承、第一气缸、第一滚子和第一副轴承,第一副轴承、第一气缸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主轴承上形成第一压缩工作腔,在第一压缩工作腔内第一滚子安装于曲轴的左端;所述第二压缩单元包括第二主轴承、第二气缸、第二滚子和第二副轴承,第二副轴承、第二气缸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主轴承上形成第二压缩工作腔,在第二压缩工作腔内第二滚子安装于曲轴的右端;所述曲轴由直线状的主轴和一对分别与第一滚子、第二滚子配合的偏心轴套组成,所述偏心轴套以主轴轴心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于主轴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对称双缸的卧式压缩机,包括外壳、电机和曲轴,曲轴装配于电机的转子上,压缩机的电机密封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在电机两端的外壳内分别对称的设有由曲轴左右端部带动的第一压缩单元和第二压缩单元;所述第一压缩单元包括第一主轴承、第一气缸、第一滚子和第一副轴承,第一副轴承、 第一气缸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主轴承上形成第一压缩工作腔,在第一压缩工作腔内第一滚子安装于曲轴的左端;所述第二压缩单元包括第二主轴承、第二气缸、第二滚子和第二副轴承,第二副轴承、 第二气缸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主轴承上形成第二压缩工作腔,在第二压缩工作腔内第二滚子安装于曲轴的右端;所述曲轴由直线状的主轴和一对分别与第一滚子、第二滚子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飞龙芳林少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