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676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压缩机内的电动元件设有定子以及转子,该定子具有圆环状的铁心,以及复数以集中卷绕方式的定子线圈,相邻定子线圈间形成有贯穿上下的间隙;其中,该定子上方设有一盖体,该盖体设有遮蔽件,该遮蔽件沿各定子线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两侧的弯弧部,该上部相对位于该定子线圈上方,且该上部设有至少一穿孔,各弯弧部由该上部朝该间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弯弧部间并连接形成有封盖部,该封盖部则相对应将各间隙上方封闭,可降低压缩机噪音及油循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压缩机,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及油循环率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以往,此种冷媒循环装置将旋转压缩机(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凝缩机构(膨胀 阀)及蒸发器等依序连接成环状管路,而构成冷媒循环(冷媒回路)。冷媒气体从旋转压缩 机的旋转压缩元件的吸入口吸进汽缸的低压室侧后,藉由滚子(roller)与叶片(vane)的 动作进行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接着,从高压室侧,经由排气孔、排出消音室, 排放到气体冷却器。冷媒气体在该气体冷却器放热后,经凝缩机构加以凝缩后,再供给至蒸 发器。冷媒在蒸发器蒸发并于此情况下吸取周围的热,而发挥冷却作用。一般压缩机10如图1及图2所示,其构造包括作为密闭容器11内的驱动元件的 电动元件12 ;以及由该电动元件12的旋转轴123驱动的旋转压缩元件14,该电动元件12 是由沿密闭容器11的上部空间的内面安装成环状的定子121,及插入设置于此定子121内 侧的间隙的转子122所构成。在此转子122上固定着往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23。而定子121具有堆叠圆环状电磁钢板的积层体,及以集中卷绕方式卷装的定子线 圈124,相邻定子线圈124间形成有贯穿上下的间隙125 ;而冷媒气体流经该相邻定子线圈 124间的间隙125,会产生音腔共振,因此运转时的噪音显著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及油循环率的压缩机。本专利技术中压缩机内的电动元件设有定子以及转子,该定子具有圆环状的铁心,以 及复数以集中卷绕方式的定子线圈,相邻定子线圈间形成有贯穿上下的间隙;其中,该定子 上方设有一盖体,该盖体设有遮蔽件,该遮蔽件沿各定子线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两 侧的弯弧部,该上部相对位于该定子线圈上方,且该上部设有至少一穿孔,各弯弧部由该上 部朝该间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弯弧部间并连接形成有封盖部,该封盖部则相对应将各间隙 上方封闭,可降低压缩机噪音及油循环率。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图图图1为一般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2为习知压缩机的定子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定子与盖体的结构分解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定子与盖体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定子与盖体的分解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7表示习知压缩机以及本专利技术压缩机所发生的噪音量说明图。8表示习知压缩机以及本专利技术压缩机所发生的油循环率说明图。图号说明压缩机10 密闭容器11 电动元件12 定子121 转子122 旋转轴123 定子线圈124 间隙125 铁心126 齿部127 绝缘件128 旋转压缩元件14 上框架15 固定块151 下框架16 盖体20 环边21 固定孔211 遮蔽件22 上部221 弯弧部222 穿孔223 封盖部224 缺口 22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一般压缩机中的定子加以改良,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同样设有 一密闭容器11,该密闭容器11内设有用以驱动的电动元件12,该电动元件12设有由沿密 闭容器11的内面安装成环状的定子121,以及插入设置于此定子121内侧的转子122,该转 子122上固定着往垂直方向延伸的转轴123,该密闭容器11内部下方设有由该电动元件12 的转轴123驱动的旋转压缩元件14。如图3至图5所示,该定子121具有圆环状的铁心126,以及复数定子线圈124,该 定子线圈124以集中卷绕方式装设于该铁心126内周的多数齿部127上,该定子121内部 于相邻定子线圈124间形成有贯穿上下的间隙125,该铁心126上、下分别设有上、下框架 15、16。本案的重点在于该定子121上方设有一盖体20,请同时参阅图6所示,该盖体20 设有一环边21可固定于该定子121上,该环边21并朝该定子线圈124形成有遮蔽件22,该 遮蔽件22沿各定子线圈124形成有上部221以及位于上部221两侧的弯弧部222,且该上部221设有至少一穿孔223,各弯弧部222由该上部221朝该间隙125延伸,而各上部221 的弯弧部222间并连接形成有封盖部224。组装时,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环边21设有至少一固定孔211,该上框架15侧 边则形成相对应的固定块151,利用该固定孔211与该固定块151的相互卡合,使该盖体20 得以固定于该定子121上方,且该遮蔽件的上部221相对位于该定子线圈124上方,该封盖 部224则相对应将各间隙125上方封闭;当然,亦可于该环边设有至少一固定块,该上框架 侧边则形成相对应的固定孔,同样可达到固定效果。藉由本专利技术盖体的封盖部224将各间隙125上方封闭,可杜绝冷媒气体流经该间 隙,减少音腔共振的机会进而可降低压缩机运转时的噪音,亦可降低油循环率;而该上部的 穿孔223,可使冷媒气体经由该穿孔223回流至下方的旋转压缩元件,以维持较佳的散热效 果;再者,该弯弧部222上设有至少一穿孔223,同样可维持较佳的散热效果。其中,如图7表示习知压缩机以及本专利技术压缩机所发生的噪音量说明图。如图所 示,于相同运转转速下,本专利技术压缩机运转时的噪音量相对较低。如图8表示习知压缩机以 及本专利技术压缩机所发生的油循环率说明图。如图所示,于相同较高运转转速下,本专利技术压缩 机运转时的油循环率相对较低。另外,各齿部127朝间隙125处形成有垂直方向延伸的绝缘件128,而该封盖部 224相对应于该绝缘件128上方则形成有缺口 225,以方便组装时,该绝缘件128得以容置 于该缺口 225内。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密闭容器; 一用以驱动的电动元件,设于该密闭容器内,该电动元件设有由沿密闭容器的内面安装成环状的定子,以及插入设置于此定子内侧的转子,该转子上固定着往垂直方向延伸的转轴,该定子具有圆环状的铁心,以及复数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以集中卷绕方式装设于该铁心内周的多数齿部上,该定子内部于相邻定子线圈间形成有贯穿上下的间隙;以及 一盖体,设于该定子上方,该盖体设有一环边可固定于该定子上,该环边并朝该定子线圈形成有遮蔽件,该遮蔽件沿各定子线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两侧的弯弧部,该上部系相对位于该定子线圈上方,且该上部设有至少一穿孔,各弯弧部系由该上部朝该间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弯弧部间并连接形成有封盖部,该封盖部则相对应将各间隙上方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弯弧部上设有至少一穿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铁心上、下分别设有上、下框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环边设有至少一固定孔,该上框架侧边则形成相对应的固定块;或者,该环边设有至少一固定块,该上框架侧边则形成相对应的固定孑U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各齿部朝间隙处形成有垂直方向延伸的绝缘件,而该封盖部相对应于该绝缘件上方则形成有缺口。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密闭容器内部下方设有由该电动元件的转轴驱动的旋转压缩元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中压缩机内的电动元件设有定子以及转子,该定子具有圆环状的铁心,以及复数以集中卷绕方式的定子线圈,相邻定子线圈间形成有贯穿上下的间隙;其中,该定子上方设有一盖体,该盖体设有遮蔽件,该遮蔽件沿各定子线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两侧的弯弧部,该上部相对位于该定子线圈上方,且该上部设有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一密闭容器;一用以驱动的电动元件,设于该密闭容器内,该电动元件设有由沿密闭容器的内面安装成环状的定子,以及插入设置于此定子内侧的转子,该转子上固定着往垂直方向延伸的转轴,该定子具有圆环状的铁心,以及复数定子线圈,该定子线圈以集中卷绕方式装设于该铁心内周的多数齿部上,该定子内部于相邻定子线圈间形成有贯穿上下的间隙;以及一盖体,设于该定子上方,该盖体设有一环边可固定于该定子上,该环边并朝该定子线圈形成有遮蔽件,该遮蔽件沿各定子线圈形成有上部以及位于上部两侧的弯弧部,该上部系相对位于该定子线圈上方,且该上部设有至少一穿孔,各弯弧部系由该上部朝该间隙延伸,而各上部的弯弧部间并连接形成有封盖部,该封盖部则相对应将各间隙上方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和陈富荣廖宏明陈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