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665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卧式压机,在机架上安装有工件定位夹具,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左压头和右压头,在左压头和右压头上均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用于驱动左压头和右压头左右移动;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顶紧工件的顶针,在顶针上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针左右移动,顶针套在左压头和右压头内;在左压头内安装有第一齿轮定位装置,在右压头内安装有第二齿轮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件装配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压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动力机曲轴为整体式锻造或铸造曲轴100,曲轴100需要在左侧安装调调速齿轮103,在右侧需要安装正时齿轮102,而且油封位外圆101不允许有刮伤的现象。目前,装配工艺如下:第一步将齿轮和轴承挂在曲轴上,第二步采用立式压机压装齿轮和轴承,第三步检测齿轮正时点角度,第四步磨削油封位外圆101。由于采用立式压机装配,正时点角度不稳定,一致性很差,而且工序多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压机,以解决正时点角度不稳定和工序多效率低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压机,在机架上安装有工件定位夹具,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左压头和右压头,在左压头和右压头上均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用于驱动左压头和右压头左右移动;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顶紧工件的顶针,在顶针上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针左右移动,顶针套在左压头和右压头内;在左压头内安装有第一齿轮定位装置,在右压头内安装有第二齿轮定位装置。进一步地,第一齿轮定位装置为第一齿轮定位套,第一齿轮定位套通过螺栓固定于左压头内,在第一齿轮定位套内臂上设置有内齿。进一步地,第二齿轮定位装置包括第二齿轮定位套和定位杆及手柄,第二齿轮定位套通过螺栓固定于右压头内,手柄与定位杆连接,定位杆与右压头铰接,在定位杆的端部设置有一个齿形结构,第二齿轮定位套上开设有一缺口,定位杆一端位于缺口内。进一步地,工件定位夹具包括前后布置的前定位座和后定位座,在前定位座上安装有前定位块和用于驱动前定位块相对前定位座滑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在后定位座上安装有后定位块和用于调节后定位块的调节螺钉(20),前定位块和后定位块的端部设置有圆弧面。进一步地,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为气缸或油缸。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卧式压机,在左压头和右压头内安装有第一齿轮定位装置和第二齿轮定位装置,保证了正时齿轮和调速齿轮的正时角度,在装配调速齿轮和正时齿轮时,不需要再进行检测齿轮正时点角度,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采用左右顶针对工件进行中心定位,采用工件定位夹具对工件圆周定位,采用第一齿轮定位装置和第二齿轮定位装置对正时齿轮和调速齿轮定位,从而保证了正时齿轮和调速齿轮中心线与工件的中心线重合,使在装配正时齿轮和调速齿轮过程中,不会使工件的油封位外圆刮伤,减少了后续的精磨油封位外圆工序,保证了工件的装配质量。大大提高了工件装配质量和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曲轴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卧式压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卧式压机,在机架I的中部安装有工件定位夹具,工件定位夹具用于对曲轴100的轴承104进行定位,防止曲轴100旋转,确保曲轴100位置固定。工件定位夹具包括前后布置的前定位座3和后定位座2。前定位座3和后定位座2通过螺栓固定的机架I的平台上。在前定位座3上安装有前定位块31和用于驱动前定位块31相对前定位座3滑动的第三驱动装置30 ;在后定位座2上安装有后定位块21和用于调节后定位块21的调节螺钉20,前定位块31和后定位块21的端部设置有圆弧面,分别抵压在曲轴100的轴承104的外圆上。在对曲轴100进行定位时,前定位块31在第三驱动装置30的驱动下,前定位块31向后移,实现压紧。第三驱动装置30可以是气缸或油缸。为了防止工件左右移动,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顶紧工件的顶针4,在顶针4上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40。两个顶针4用于顶紧曲轴100的中心轴线,确保顶针4中心线与曲轴中心轴线对齐。在第二驱动装置40的作用力下,使曲轴100左右压紧,防止曲轴100轴向移动。第二驱动装置40可以是气缸或油缸。为了从左侧压装调速齿轮103,从右侧压装正时齿轮102。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左压头6和右压头5,在左压头6和右压头5上均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或油缸。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用于驱动左压头6和右压头5左右移动;顶针4套在左压头6和右压头5内。在左压头6内安装有第一齿轮定位装置,第一齿轮定位装置用于对调速齿轮103进行定位,确保调速齿轮103与曲轴100的正时角度。在右压头5内安装有第二齿轮定位装置,第二齿轮定位装置用于对正时齿轮102进行定位,确保正时齿轮102与曲轴100的正时角度。第一齿轮定位装置为第一齿轮定位套60,第一齿轮定位套60通过螺栓固定于左压头6内,在第一齿轮定位套60内臂上设置有内齿600。内齿600为直齿结构,内齿600的各项参数与调速齿轮103的各项参数一致,内齿600可以是一个齿,也可以多个齿。在装配时,首先调速齿轮103的正时标号与第一齿轮定位套60的标号对准,调速齿轮103与内齿600啮合,内齿600对调速齿轮103进行固定,并且也对调速齿轮103的轴线进行了定位。防止在装配调速齿轮103时,调速齿轮103旋转,造成正时角度不稳定。第二齿轮定位装置包括第二齿轮定位套50和定位杆51及手柄52,第二齿轮定位套50通过螺栓固定于右压头5内,手柄52与定位杆51连接,定位杆51与右压头5铰接,在定位杆51的端部设置有一个齿形结构510,齿形结构510为斜齿结构。第二齿轮定位套50上开设有一缺口,定位杆51 —端位于缺口内。在装配时,首先将正时齿轮102的正时标号与第二齿轮定位套50的标号对准,然后将拨动手柄52,使定位杆51上的齿形结构510与正时齿轮102啮合,齿形结构510对正时齿轮102进行固定,并且也对正时齿轮102的轴线进行了定位。防止在装配正时齿轮102时,正时齿轮102旋转,造成正时角度不稳定。当正时齿分轮装配完成后,拨动手柄52,使定位杆51的齿形结构510脱离正时齿轮102,然后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右压头5向右移动,正时齿轮102装配完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卧式压机,在左压头6和右压头5内安装有第一齿轮定位装置和第二齿轮定位装置,保证了正时齿轮102和调速齿轮103的正时角度,在装配调速齿轮103和正时齿轮102时,不需要再进行检测齿轮正时点角度,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采用左右顶针4对工件进行中心定位,采用工件定位夹具对工件圆周定位,采用第一齿轮定位装置和第二齿轮定位装置对正时齿轮102和调速齿轮103定位,从而保证了正时齿轮102和调速齿轮103中心线与工件的中心线重合,使在装配正时齿轮102和调速齿轮103过程中,不会使工件的油封位外圆101刮伤,减少了后续的精磨油封位外圆101工序,保证了工件的装配质量。大大提高了工件装配质量和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安装有工件定位夹具,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左压头(6)和右压头(5),在左压头(6)和右压头(5)上均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用于驱动左压头(6)和右压头(5)左右移动;在工件定位夹具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顶紧工件的顶针(4),在顶针(4)上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40),第二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顶针(4)左右移动,顶针(4)套在左压头(6)和右压头(5)内;在左压头(6)内安装有第一齿轮定位装置,在右压头(5)内安装有第二齿轮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泽齐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