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式电磁除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771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冷式电磁除铁器,包括电磁铁部件、冷却部分和温控部分,其中:电磁铁部分包括由底板和顶板组成的封闭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由铁芯和绕制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的电磁铁,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注油孔、进油口、出油口、泄油孔和排气口,且壳体内通过设置的空间分隔板分隔成至少二个相互贯通的供冷却油流动的空间;所述的冷却部分包括散热器、油泵,和连接散热器、油泵及进、出油口的管道;冷却油通过注油孔进入壳体内,经各分隔空间吸收电磁铁热量后进入散热器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油再通过油泵抽入壳体内循环冷却、吸热和散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散热液体强行对电磁铁发热源进行冲刷冷却的方式,整个装置也更加紧凑,成本大为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除铁器,特别指一种油冷式电磁除铁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使用的电磁除铁器均需要有强大的电磁场,才能穿过物料空间,并对各种磁性物料产生作用力;这也就自然要求电磁盘中有强大的电流;而电流过大,又会产生较大的发热和很高的温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油冷式电磁除铁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电磁铁部件,设置在电磁铁上或者通过 管道与电磁铁内腔相连的冷却部分,和设置在电磁铁内腔中的温控部分的电磁除铁器,其中电磁铁部分包括由底板和顶板组成的封闭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由铁芯和绕制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的电磁铁,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注油孔、进油口、出油口、泄油孔和排气口,且壳体内通过设置的空间分隔板分隔成至少二个相互贯通的供冷却油流动的空间;所述的冷却部分包括散热器、油泵,和连接散热器、油泵及进、出油口的管道;冷却油通过注油孔进入壳体内,经各分隔空间吸收电磁铁热量后进入散热器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油再通过油泵抽入壳体内循环冷却、吸热和散热。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散热液体强行对电磁铁发热源进行冲刷冷却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冷式电磁除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铁部件,设置在电磁铁上或者通过管道与电磁铁内腔相连的冷却部分,和设置在电磁铁内腔中的温控部分,其中:电磁铁部分包括由底板(3)和顶板(4)组成的封闭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由铁芯(2)和绕制在铁芯(2)上的线圈(1)组成的电磁铁,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注油孔(14)、进油口(15)、出油口(16)、泄油孔(12)和排气口(17),且壳体内通过设置的空间分隔板(10)分隔成至少二个相互贯通的供冷却油流动的空间;所述的冷却部分包括散热器(7)、油泵(8),和连接散热器(7)、油泵(8)及进、出油口的管道(9);冷却油通过注油孔(14)进入壳体内,经各分隔空间吸收电磁铁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式电磁除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铁部件,设置在电磁铁上或者通过管道与电磁铁内腔相连的冷却部分,和设置在电磁铁内腔中的温控部分,其中 电磁铁部分包括由底板(3 )和顶板(4 )组成的封闭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由铁芯(2 )和绕制在铁芯(2)上的线圈(I)组成的电磁铁,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注油孔(14)、进油口(15)、出油口(16)、泄油孔(12)和排气口(17),且壳体内通过设置的空间分隔板(10)分隔成至少二个相互贯通的供冷却油流动的空间; 所述的冷却部分包括散热器(7)、油泵(8),和连接散热器(7)、油泵(8)及进、出油口的管道(9);冷却油通过注油孔(14)进入壳体内,经各分隔空间吸收电磁铁热量后进入散热器(7)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油再通过油泵(8)抽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强力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